被狗咬过的人会得狂犬病吗
被狗咬后是否得狂犬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咬人的狗是否带病毒、被咬部位、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被狗咬后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至少15分钟)并尽快就医评估,以确定是否需接种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及时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措施,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各有注意事项。概括为:被狗咬后是否患狂犬病受多种因素影响,被狗咬后需及时处理伤口并就医评估,狂犬病发病死亡率高,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措施,不同特殊人群接种疫苗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被狗咬过是否会得狂犬病的影响因素
被狗咬过的人不一定会得狂犬病,这与多种因素相关。首先是咬人的狗是否携带狂犬病病毒,若咬人的狗本身感染了狂犬病病毒,那么被其咬伤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就较高;反之,如果咬人的狗经过检测确定未携带狂犬病病毒,那么被咬伤者患狂犬病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另外,被咬部位也有影响,头面部被咬伤相对躯干四肢等部位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更高,因为头面部神经分布相对更丰富,病毒更容易侵入神经系统。年龄方面,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且被咬伤后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自身感受,相对成人在被狗咬后如果感染狂犬病,发展可能更迅速;而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一旦感染狂犬病,预后可能也相对较差。生活方式方面,如果被狗咬后能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会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反之,若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就会增加感染几率。病史方面,如果被狗咬者本身有免疫缺陷类疾病,那么其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感染狂犬病后发病的可能性及病情严重程度都可能比免疫正常者更高。
二、被狗咬后的正确处理措施
1.伤口处理:立即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伤口至少15分钟。肥皂水可以破坏狂犬病病毒的包膜等结构,流动清水能冲掉大部分病毒。这一步对于降低感染风险至关重要,不管咬人的狗是否看起来健康,都需要进行彻底的伤口清洗。
2.就医评估:被狗咬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咬人动物的情况等综合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如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咬人动物不能确定是否健康,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三、狂犬病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及相关情况
1.疫苗接种的必要性: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所以被狗咬后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狂犬病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狂犬病病毒的抗体,从而抵御病毒的侵袭。一般来说,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在24小时内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而且需要按照程序完成全程接种,通常全程接种需要接种多针,如5针程序等,以确保体内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
2.特殊人群接种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被狗咬后接种狂犬病疫苗同样重要,要按照儿童适用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进行接种。由于儿童可能对打针存在恐惧等情况,医护人员在接种时应更加温和、耐心,安抚儿童情绪,同时要确保接种操作的规范,保障儿童接种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接种狂犬病疫苗时,要注意其身体基础状况,如是否有慢性疾病等。如果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接种前需要向医生详细告知病情,由医生评估接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接种后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身体反应,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可能相对较弱或不典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免疫缺陷人群:免疫缺陷人群被狗咬后,由于自身免疫功能问题,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能产生的抗体水平可能不如免疫正常人群。这类人群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可能需要调整接种方案,并且在接种后要加强监测,必要时可能需要额外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能有效预防狂犬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