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会引起鼻咽部异物感吗
鼾症可能引起鼻咽部异物感,睡眠时张口呼吸致鼻咽部黏膜干燥、自洁功能下降,气流刺激损伤黏膜引发炎症均可导致异物感。不同人群情况有别,儿童因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致鼾症,黏膜娇嫩易有异物感且表述不清;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异物感更明显持久;女性孕期激素变化或加重鼾症与异物感;长期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鼻炎、胃食管反流等病史会加重症状。应对措施包括非药物干预如改善睡姿、保持空气湿润等,治疗鼾症如手术治疗、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还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消炎含漱液或喷雾剂缓解异物感。同时,针对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给出了相应温馨提示。
一、鼾症与鼻咽部异物感的关系
鼾症有可能引起鼻咽部异物感。当患者出现鼾症时,睡眠过程中常存在张口呼吸的情况,空气未经过鼻腔的湿润和过滤直接进入咽喉,会导致鼻咽部黏膜干燥,黏膜表面的黏液分泌减少,纤毛运动受到影响,进而使鼻咽部的自洁功能下降,容易有干痂附着,刺激鼻咽部产生异物感。另外,鼾症患者气道存在狭窄或阻塞,气流通过时产生涡流和振动,会对鼻咽部的黏膜和神经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伤,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炎症刺激也会导致鼻咽部出现异物感。
二、不同人群情况及影响因素
1.年龄:儿童鼾症多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因素有关。儿童鼻咽部黏膜更为娇嫩,鼾症引发的鼻咽部炎症更容易导致异物感,而且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这种不适,家长需要格外留意孩子是否有经常清嗓子、揉鼻子等异常表现。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鼻咽部黏膜的修复能力减弱,鼾症导致的鼻咽部干燥和炎症更难恢复,异物感可能更为明显和持久。
2.性别:目前没有研究表明性别对鼾症引发鼻咽部异物感有直接影响,但女性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加重上气道的水肿,导致鼾症加重,进而增加鼻咽部异物感的发生几率。
3.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的鼾症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以及酒精的刺激,会进一步损伤鼻咽部黏膜,加重炎症反应,使鼻咽部异物感更加严重。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的人,身体免疫力下降,也不利于鼻咽部炎症的恢复,增加异物感的持续时间和程度。
4.病史:本身患有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的鼾症患者,鼻腔通气不畅会加重张口呼吸的情况,更容易导致鼻咽部干燥和异物感。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胃酸反流至咽喉部,会刺激鼻咽部黏膜,与鼾症共同作用,加重鼻咽部的不适。
三、应对措施
1.非药物干预:对于有鼻咽部异物感的鼾症患者,改善睡眠姿势,尽量采取侧卧位睡眠,可减少舌根后坠,减轻气道阻塞,缓解鼾症症状,从而减轻对鼻咽部的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对鼻咽部黏膜造成损伤。避免吸烟、饮酒,规律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鼻咽部炎症的恢复。
2.治疗鼾症:针对引起鼾症的病因进行治疗,如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导致的儿童鼾症,可考虑手术切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部疾病引起的鼾症,可通过手术矫正。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也是治疗鼾症的有效方法,可改善患者睡眠时的通气情况,减轻对鼻咽部的刺激。
3.缓解鼻咽部异物感:如果鼻咽部异物感是由炎症引起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具有消炎作用的含漱液或喷雾剂来缓解症状。
四、温馨提示
儿童出现鼾症及鼻咽部异物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避免使用成人药物。孕妇在孕期出现鼾症和鼻咽部异物感,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时与医生沟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较弱,在治疗鼾症和缓解鼻咽部异物感时,要充分考虑身体的耐受性,遵循医生的建议。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鼾症和鼻咽部异物感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