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患狂犬病的症状表现
狂犬病症状分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伤口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焦虑、失眠等精神症状;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水怕风,呼吸困难,唾液分泌增多;麻痹期出现肌肉麻痹和生命体征紊乱,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不同年龄、性别、有不同病史的患者症状表现有差异,狂犬病致死率高,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有暴露风险人群应提前接种疫苗,特殊病史患者就医要详细告知病史。
一、前驱期症状
1.全身症状:患者常出现低热、乏力、头痛、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种全身症状在狂犬病早期较为常见,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病毒入侵的一种反应。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自身不适,更多表现为烦躁、哭闹;老年人可能因本身基础疾病较多,这些全身症状容易被忽视或与基础疾病症状混淆。有免疫相关病史的人群,全身症状可能会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
2.伤口异常:原被咬伤部位会出现疼痛、麻木、瘙痒、蚁走感等异常感觉。这是因为狂犬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伤口周围神经受病毒影响而出现功能异常。若伤口位于肢体末端,如手指、脚趾等部位,异常感觉可能更为明显。对于曾有伤口感染病史的患者,这种异常感觉可能与伤口感染的症状叠加,增加判断难度。
3.精神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失眠、烦躁、恐惧不安等精神症状。这与病毒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大脑神经调节紊乱有关。儿童可能因精神症状出现夜间噩梦、尿床等情况;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可能会诱发原有精神疾病发作或使症状加重。
二、兴奋期症状
1.高度兴奋:患者表现出极度的兴奋、恐惧不安、恐水、怕风等症状。恐水是狂犬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见到水、听到流水声、饮水或提及水时,都会引起严重的咽喉肌痉挛。这是因为病毒侵犯了控制咽喉部肌肉的神经,导致肌肉出现痉挛性收缩。不同性别患者在兴奋表现上可能存在差异,男性可能更具攻击性,女性可能更多表现为惊恐、尖叫。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为恐惧而紧紧抱住家长,抗拒任何与水相关的事物。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在兴奋期可能更容易诱发癫痫发作。
2.呼吸困难:由于咽喉部肌肉痉挛和呼吸肌痉挛,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老年人因心肺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为严重,进展也更快。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的患者,肺部功能较差,呼吸困难症状会进一步加重。
3.唾液分泌增多:患者唾液分泌明显增多,出现流涎、吐沫等现象。这是因为病毒影响了唾液腺的神经调节功能,导致唾液分泌异常。对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的患者,过多的唾液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口腔感染。
三、麻痹期症状
1.肌肉麻痹:患者逐渐进入安静状态,痉挛抽搐停止,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常见。这是因为病毒对神经系统的破坏逐渐加重,导致神经传导功能丧失,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出现麻痹。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肌肉麻痹症状可能会更早出现且程度更重。
2.生命体征紊乱: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微弱等生命体征紊乱的表现。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老年人和儿童对生命体征紊乱的耐受性较差,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密切监测。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生命体征紊乱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
温馨提示: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一旦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对于有暴露风险的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应提前接种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孕妇若被动物咬伤,也需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目前研究表明狂犬病疫苗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的。儿童被动物咬伤后,家长要保持冷静,及时带孩子就医,并安抚孩子情绪。有免疫缺陷疾病、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特殊病史的患者,在就医时应详细告知医生病史,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