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有什么症状
脑干出血会引发多方面的异常表现,包括意识障碍(年轻患者出血后即刻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老年患者易陷深度昏迷且恢复难)、瞳孔变化(双侧不等大、对光反射异常,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运动障碍(肢体瘫痪、眼球运动障碍,不同状况患者影响不同)、生命体征改变(呼吸节律异常、血压异常、体温异常,不同病史及年龄患者受影响情况各异)
一、意识障碍
脑干出血时,患者往往会迅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这是因为脑干中包含了重要的生命中枢,如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等,这些结构受损会影响大脑的觉醒状态。对于年轻且既往无严重脑部疾病史的患者,脑干出血导致的意识障碍可能在出血后即刻发生,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而老年患者由于基础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可能在出血后较快陷入深度昏迷状态,且恢复意识的难度相对较大。
二、瞳孔变化
1.瞳孔大小改变:正常瞳孔直径约25毫米,双侧等大等圆。脑干出血可能引起双侧瞳孔不等大,这是因为脑干内的动眼神经核等结构受损,导致支配瞳孔的神经功能紊乱。例如,当一侧脑干出血时,可能出现患侧瞳孔缩小或扩大,若出血影响到动眼神经,还可能导致瞳孔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瞳孔变化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不同特点,比如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脑干出血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瞳孔变化可能更为迅速和明显。
2.瞳孔对光反射异常:脑干出血会干扰瞳孔对光反射的神经传导通路,使得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是因为光反射的传入和传出通路都经过脑干,出血破坏了这些通路的完整性,从而影响了瞳孔对光线刺激的正常反应。对于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管弹性较差,脑干出血后瞳孔对光反射异常的情况可能更为常见,且恢复相对困难。
三、运动障碍
1.肢体瘫痪:脑干内有皮质脊髓束等重要的运动传导束通过,出血会导致这些传导束受损,进而引起肢体瘫痪。患者可出现双侧或单侧肢体的肌力下降,表现为不能自主活动等情况。年轻患者若既往身体状况良好,脑干出血后肢体瘫痪的恢复可能相对有一定潜力,但需要积极的康复等综合治疗;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肌肉萎缩等基础情况,加上脑干出血导致的运动障碍,肢体功能恢复往往较为困难,且容易并发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
2.眼球运动障碍:脑干中包含了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团及相关传导束,脑干出血可引起眼球运动障碍,如眼球不能正常转动、凝视等。例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等受损会导致眼球运动受限,出现复视等症状。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脑干出血后眼球运动障碍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因为眼球运动障碍可能导致视物困难、平衡失调等问题。
四、生命体征改变
1.呼吸节律异常:脑干是呼吸中枢所在部位,脑干出血极易影响呼吸节律,可出现呼吸浅快、深慢、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等异常呼吸节律。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脑干出血导致的呼吸节律异常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的紊乱,使患者面临更严重的呼吸衰竭风险。
2.血压异常:脑干出血常可引起血压急剧波动,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这是因为脑干内的心血管调节中枢受损,导致血压调节失衡。年轻患者若既往血压正常,脑干出血后血压突然升高可能会加重出血部位的出血情况,而老年患者本身血压调节功能较差,血压异常波动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的进一步损伤,如导致脑梗死等并发症。
3.体温异常:脑干出血可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异常,常见为中枢性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不同年龄的患者对中枢性高热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更不稳定,中枢性高热可能会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更严重的影响,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控制体温;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中枢性高热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进一步衰退,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