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是什么引起的
脑膜炎的引发原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以及其他因素。细菌感染方面,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可分别通过不同途径引发脑膜炎;病毒感染中,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以相应传播方式导致脑膜炎;真菌感染主要是新型隐球菌通过吸入含其气溶胶感染免疫低下人群引发隐球菌性脑膜炎;其他因素包括颅脑外伤使病原体直接入颅以及医源性操作因不严格无菌原则引入病原体引发脑膜炎。
一、细菌感染引起
1.肺炎链球菌:是儿童和成人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到达脑膜引发炎症。例如,在一些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的人群,肺炎链球菌更容易入侵引发脑膜炎。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也是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的高发人群。
2.脑膜炎奈瑟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该菌可在鼻咽部繁殖,然后侵入血流,到达脑膜,导致脑膜炎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军营等,容易发生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传播流行。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但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3.B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5月龄的婴儿。该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进而播散至脑膜引发脑膜炎。随着疫苗的普及,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疫苗覆盖不全的地区仍可能导致儿童脑膜炎的发生。
二、病毒感染引起
1.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其中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最为常见。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感染肠道病毒引发脑膜炎。夏秋季是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在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容易出现流行。
2.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该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传播。成人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较为常见,新生儿可能通过产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2型而引发脑膜炎。新生儿脑膜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预后可能较差。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部分病毒可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再次激活,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例如,一些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或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而发生脑膜炎。
三、真菌感染引起
1.新型隐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性真菌之一,可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土壤、鸽粪等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吸入含有新型隐球菌的气溶胶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高危人群。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病情往往较为顽固,治疗难度较大。
四、其他因素
1.颅脑外伤:颅脑外伤导致颅骨骨折等情况时,细菌等病原体可直接通过破损的脑膜进入颅内引发脑膜炎。例如,头部受到严重撞击导致颅骨骨折,同时伴有脑膜破损,外界的细菌就可能侵入脑膜引起炎症反应。这种情况在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外伤事件中较为常见,受伤者尤其是伴有颅骨骨折和脑膜损伤的患者,发生脑膜炎的风险显著增加。
2.医源性因素:某些医疗操作如腰椎穿刺、脑室引流等,如果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就可能将病原体引入颅内引发脑膜炎。例如,腰椎穿刺时,皮肤表面的细菌可能随着操作器械进入椎管,进而侵犯脑膜。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由于操作不规范或消毒不严格,曾有医源性脑膜炎的病例报道。对于接受这些医疗操作的患者,尤其是本身免疫力较低的患者,如患有神经系统疾病需要频繁进行腰椎穿刺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脑膜炎的相关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