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不良反应发烧
接种乙脑疫苗后发烧是较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因疫苗类型、接种人群而异,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出现,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极少数会出现高热。不同人群应对措施不同,儿童中年龄小的可先采取非药物干预,超38.5℃且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退烧药,持续超3天或有严重症状应就医;年龄稍大儿童除降温外要多休息、合理用药;健康成年人先物理降温,持续升高有不适可遵医嘱用退烧药,注意休息和饮食;有特殊病史成年人发热可能加重病情,超38.5℃或病情波动应就医;孕妇先物理降温,关注自身和胎儿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体温高应就医。接种前要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接种后留观30分钟,注意休息、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发热时饮食清淡,症状不缓解或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详细描述情况。
一、乙脑疫苗不良反应发烧的情况
1.发生率:接种乙脑疫苗后,发烧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一般来说,部分受种者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据相关研究统计,接种乙脑疫苗后发热的发生率大概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不过具体数值会因疫苗类型、接种人群等因素有所差异。
2.发热特点:通常接种乙脑疫苗后引起的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3℃39℃之间。发热一般在接种后的数小时至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情况下12天可自行缓解。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
二、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儿童
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接种乙脑疫苗后发热可能会让孩子感觉不适,出现烦躁、哭闹等表现。对于低热的儿童,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解开衣物散热、多喝温开水促进散热等。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儿童适用的退烧药。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如果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抽搐、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
年龄稍大的儿童:一般能较好地表达自身感受。在发热时,除了采取上述非药物降温措施外,可引导孩子多休息。若发热导致孩子明显不适,可根据年龄和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退烧药。同时,提醒孩子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
2.成年人
健康成年人:接种乙脑疫苗后出现发热,通常症状相对较轻。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如果体温持续升高且伴有头痛、乏力等不适,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退烧药。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清淡饮食。
特殊病史成年人: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成年人,接种疫苗后发热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在出现发热后,应密切监测体温和基础疾病的症状变化。若体温超过38.5℃或原有病情出现波动,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疫苗接种情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判断和治疗。
3.孕妇
孕期接种乙脑疫苗情况相对较少,但如果接种后出现发热,由于孕期身体的特殊性,不能随意使用退烧药。应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浴。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的情况,如有无腹痛、胎动异常等。若发热持续不缓解或体温较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的治疗,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三、注意事项
1.接种前:接种乙脑疫苗前,应如实向医生告知自身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发热、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等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接种。
2.接种后:接种后要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回家后要注意休息,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在发热期间,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果发热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描述接种疫苗的情况和发热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