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颈椎病怎么治疗
头晕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改善生活方式,如避免不良姿势、选合适枕头、防颈部受凉;康复训练,如颈部伸展与旋转运动;物理治疗,如按摩推拿和牵引疗法。药物治疗有扩张血管药物(氟桂利嗪等)、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等)、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等),不同人群用药有不同注意事项。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考虑,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确定手术方式。特殊人群中,孕妇优先非药物治疗、慎用手术;儿童避免过度牵引按摩与影响骨骼发育药物;老年人注意并发症;有基础疾病患者要考虑基础病影响。
一、非药物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
长时间低头等不良姿势是头晕型颈椎病的重要诱因。年轻人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同一姿势,可设定定时提醒来提醒自己活动颈椎;中老年人本身颈椎的生理机能有所下降,更要注意避免颈部过度劳累,如避免长时间打麻将、看电视等。睡眠时需选择合适高度和柔软度的枕头,保持颈部正常的生理曲度,一般枕头高度以815厘米为宜。同时,避免颈部受凉,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及时增添衣物,以防寒冷刺激使颈部肌肉紧张,加重头晕症状。
2.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稳定颈椎。运动幅度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造成颈部损伤。
颈部伸展运动:站立位或坐位,缓慢将头部向一侧倾斜,感受颈部侧面肌肉的拉伸,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年轻人可适当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次数,中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情况减少幅度和频次。
颈部旋转运动: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510圈。运动时要注意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导致头晕症状加重。
3.物理治疗
按摩推拿:应由专业的按摩师进行操作,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运用滚法、揉法、拿捏法等手法,放松颈部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从而改善头晕症状。
牵引疗法:通过牵引拉开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牵引,例如颈椎骨质增生明显的患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等不适合牵引,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是否进行。
二、药物治疗
1.扩张血管药物
扩血管药物可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因血管受压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老年人可能存在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疾病,使用这类药物时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孕妇使用此类药物需要谨慎评估其对胎儿的影响。常见的药物有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
2.神经营养药物
当颈椎病变压迫神经导致神经功能受损时,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减轻头晕症状。儿童使用这类药物需严格控制药物种类和剂量,需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维生素B12等。
3.非甾体抗炎药
如果头晕型颈椎病伴有颈部疼痛等症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该类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必要时可同时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常见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三、手术治疗
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神经、血管的压迫。老年人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前需要对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在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由医生确定。
特殊人群提示:孕妇在治疗头晕型颈椎病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康复训练等;手术治疗需谨慎评估。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应避免过度牵引和按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的药物。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如按摩时手法需轻柔,用药时要关注药物不良反应。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在治疗颈椎病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避免因治疗颈椎病而加重原有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