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髓炎是怎么引起的
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主要有病原菌感染、牙源性感染、非牙源性感染和机体抵抗力下降四类。病原菌感染中,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见,真菌(如放线菌)等病原体感染相对少见,不同年龄段人群易因不同情况引发;牙源性感染主要包括根尖周炎和智齿冠周炎,青少年和年轻人患智齿冠周炎继发风险高;非牙源性感染有血源性感染(儿童更易发生)和损伤性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则与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长期使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有关。针对不同病因涉及的特殊人群,都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提示。
一、病原菌感染
1.细菌感染:颌骨骨髓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它可以通过牙源性感染途径进入颌骨。当患者患有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牙病时,细菌可沿根尖孔、牙周膜等组织向颌骨蔓延,引发骨髓炎。另外,溶血性链球菌也是常见致病菌,它可在口腔黏膜损伤、拔牙后创口感染等情况下,侵入颌骨导致炎症。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儿童由于牙齿发育尚未完全,乳牙易发生龋齿,进而引发根尖周炎,增加了细菌感染导致颌骨骨髓炎的风险;老年人则因牙齿松动、缺失,口腔卫生难以保持,也容易出现牙源性感染引发颌骨骨髓炎。
2.真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放线菌等真菌也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不过相对细菌感染较为少见。放线菌通常存在于口腔内,当口腔卫生不良、局部组织抵抗力下降时,可引发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受到这些病原体的侵袭。
3.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儿童,家长应特别注意其口腔卫生,督促正确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等牙病。老年人佩戴假牙时要注意保持假牙清洁,定期到医院检查口腔状况。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注意口腔护理,避免感染。
二、牙源性感染
1.根尖周炎:根尖周炎是导致颌骨骨髓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牙髓组织发生感染,炎症可通过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组织,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炎症会进一步向颌骨发展。尤其是多根牙的根尖周炎,感染范围更广,更容易引发颌骨骨髓炎。
2.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容易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嵌塞其中,导致智齿冠周炎。炎症可向周围组织扩散,波及颌骨,引起骨髓炎。青少年和年轻人是智齿萌出的主要人群,因此这一年龄段患智齿冠周炎继发颌骨骨髓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3.特殊人群提示:青少年和年轻人如果发现智齿萌出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评估是否需要拔除智齿。对于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积极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三、非牙源性感染
1.血源性感染:在儿童时期,由于其血运丰富,当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病灶,如疖、痈、中耳炎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颌骨,引发骨髓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发生血源性感染。
2.损伤性感染:颌面部受到开放性骨折、火器伤等外伤时,细菌可直接从创口进入颌骨,引起感染。另外,口腔内手术操作不当,如拔牙时创伤过大、消毒不严格等,也可能导致颌骨感染。
3.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儿童,要注意预防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注意皮肤清洁,避免长疖、痈等。进行口腔手术或颌面部外伤处理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操作规范、消毒严格。
四、机体抵抗力下降
1.全身性疾病:患有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颌骨骨髓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组织的修复和抗感染能力;贫血和营养不良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使细菌更容易在颌骨内繁殖。
2.长期使用药物: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器官移植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斥反应,也容易发生颌骨骨髓炎。
3.特殊人群提示:患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对于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要密切关注口腔状况,加强口腔护理,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