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前兆有哪些
脑中风前兆症状多样,不同人群各有特点,发现后需及时正确处理。症状表现有短暂性视力障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哈欠连绵、头痛头晕、鼻出血、舌根发硬、肢体麻木等。老年人因血管弹性差及基础病多,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做好日常防控;高血压患者症状加重或鼻出血需调整降压方案;高血脂患者有相关症状要尽快就诊并注意饮食等;糖尿病患者出现特定症状要警惕并控好血糖。发现前兆应让患者平卧、头偏一侧防窒息,速拨120,记录症状信息,送医配合检查治疗。
一、脑中风前兆的症状表现
1.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有研究表明,短暂性视力障碍是脑中风较早的报警信号之一。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常说的小中风,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也可能有单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但容易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情况类似。这是因为供应脑部的血管出现短暂性堵塞或狭窄,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
3.哈欠连绵:在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时,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据统计,在脑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
4.头痛头晕:头痛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并变成持续性,有时固定在某一部位,这是血压波动或脑血管痉挛的表现;头晕也可能是短暂性的,感觉天旋地转或自身摇晃不稳,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表现,特别是突然发生的头晕,需警惕脑中风。
5.鼻出血: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脑中风的警报。高血压患者反复鼻出血,一年内发生脑中风的可能性为70%左右。这是因为高血压会使鼻腔内血管压力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6.舌根发硬:患者突然感觉舌根僵硬,舌头胀大,说话不清楚,甚至出现吞咽困难。这是因为脑部血管病变影响了支配舌头的神经功能。
7.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外,也可能是脑中风的先兆。如果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脑中风发生。
二、不同人群脑中风前兆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较差,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比例较高,这些都是脑中风的高危因素。如果老年人出现上述脑中风前兆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平时要严格遵医嘱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体检,密切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变化。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饮食上注意清淡,减少盐、油和糖的摄入。
2.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增加脑中风风险。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加重,或有鼻出血情况,应及时测量血压,并就医调整降压方案。要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血压骤升。
3.高血脂患者:高血脂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若高血脂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肢体麻木等症状,需尽快就诊。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戒烟限酒,必要时遵医嘱服用调脂药物。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引起微血管病变,影响脑部血液供应。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视力障碍、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除排查眼科和神经科疾病外,要警惕脑中风可能。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减退而受伤。
三、发现脑中风前兆后的处理措施
一旦发现有脑中风前兆症状,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在等待急救过程中,尽量记录患者症状开始时间、症状表现等信息,以便医生快速准确判断病情。到达医院后,配合医生进行头颅CT、MRI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早期治疗对于改善脑中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