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狂犬病的症状
人感染狂犬病后有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三个阶段的症状。前驱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全身症状,不同年龄和有慢性疾病史的人群表现有差异,原被咬伤部位有异常感觉,部分患者有精神症状;兴奋期患者高度兴奋,有恐水等典型症状,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患者表现不同,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等症状,有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史的患者情况更严重;麻痹期患者出现肌肉麻痹,不同年龄和有运动系统疾病史的患者进展和症状不同,还会有生命体征紊乱的表现,特殊人群如生理期女性、生活习惯不良者更复杂,最终患者进入昏迷状态,孕妇和有脑部疾病史的患者预后更差,会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一、前驱期症状
1.全身症状:人感染狂犬病进入前驱期,会出现低热、乏力、头痛、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是因为病毒开始在体内复制并引发免疫反应,影响了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自身不适,更多表现为烦躁、哭闹;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较多,这些全身症状容易被忽视或与原有疾病症状混淆。有慢性疾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恢复也相对较慢。
2.伤口异常:原被咬伤部位会出现疼痛、麻木、瘙痒、蚁走感等异常感觉。这是由于病毒在伤口周围神经组织中大量繁殖,刺激神经末梢所致。不同性别对这种伤口异常感觉的敏感度可能有所不同,一般女性可能更敏感。生活方式方面,经常从事体力劳动、伤口易受摩擦的人,伤口异常感觉可能更强烈。
3.精神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恐惧、焦虑、失眠、抑郁等精神症状。这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有精神病史的患者,这些精神症状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更易出现精神障碍发作。
二、兴奋期症状
1.高度兴奋:患者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等。恐水是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患者看到水、听到流水声甚至提到水都会引发严重的咽喉肌痉挛,这是因为病毒侵犯了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导致吞咽肌和呼吸肌痉挛。儿童在兴奋期可能因无法理解自身状况而更加恐惧、哭闹不止;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更容易出现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并发症。女性可能情绪波动更为明显,而男性可能在行为上更具攻击性。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的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能更高,症状也更严重。
2.呼吸困难:由于咽喉肌痉挛和呼吸肌痉挛,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患者会大量流涎、大汗淋漓,这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有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会更加严重,可能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
3.体温升高:体温可高达38℃40℃,这是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对于儿童,体温过高可能引发惊厥;老年人可能因体温调节能力差,更容易出现高热昏迷。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异常,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与普通患者不同。
三、麻痹期症状
1.肌肉麻痹:患者逐渐进入安静状态,痉挛停止,出现迟缓性瘫痪,一般先从肢体开始,然后波及全身。这是因为病毒广泛侵犯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严重受损。不同年龄患者肌肉麻痹的进展速度不同,儿童可能进展相对较快,而老年人可能因肌肉本身退化,肌肉麻痹后恢复更难。有运动系统疾病史的患者,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肌肉麻痹的症状会更严重,康复也更困难。
2.生命体征紊乱:出现呼吸微弱、不规则,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生命体征紊乱的表现。这是由于神经系统严重受损,无法有效调节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女性在生理期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生命体征紊乱的情况更为复杂。生活习惯不良、长期酗酒或吸烟的患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基础功能较差,生命体征紊乱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3.昏迷: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进入昏迷状态,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昏迷期间,患者失去意识,需要密切的护理和监测。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感染狂犬病进入麻痹期,不仅自身生命受到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有脑部疾病史的患者,昏迷时间可能更长,预后更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