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是怎么引起的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家长应按时带其接种疫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患病后注意休息与饮食并密切观察病情。孕妇感染风疹对胎儿危害大,备孕女性应检测抗体,接种疫苗后3个月内避免怀孕,孕期避免接触患者,患病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决策。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可在医生评估后接种疫苗,患病后及时就医并加强护理。
一、风疹的病因
1.病原体: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只有一个血清型。风疹病毒呈不规则球形,直径5070nm,核心为单股正链RNA,病毒衣壳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有包膜,包膜表面有小刺突。它可在人胚肾、人羊膜、猴肾及兔肾等细胞中生长,不引起明显病变。
2.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这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将含有风疹病毒的飞沫排入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感染风疹病毒。例如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且相对封闭的场所,若有风疹患者,病毒很容易通过飞沫在人群中传播。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血液等,或者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衣物等,也可能感染风疹。比如儿童之间互相玩耍时,若接触了被风疹病毒污染的玩具后,再用手触摸口鼻,病毒就有机会侵入人体。
母婴传播:孕期母亲若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尤其是在怀孕早期(妊娠前3个月),胎儿感染风疹病毒的风险更高,危害也更大,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等严重的出生缺陷。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人群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在未开展风疹疫苗接种的地区,风疹常呈周期性流行,每35年出现一次高峰。
免疫力影响:患过风疹或接种过风疹疫苗的人,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一般不会再次感染。但少数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即使既往感染过风疹或接种过疫苗,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预防方面: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是风疹的易感人群。家长应按时带儿童接种风疹疫苗,这是预防风疹最有效的措施。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在风疹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
患病护理:若儿童感染风疹,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体温、皮疹情况等,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2.孕妇
预防方面:孕妇一旦感染风疹病毒,对胎儿危害极大。因此,备孕女性在孕前应进行风疹抗体检测,若抗体阴性,应接种风疹疫苗,接种后3个月内应避免怀孕。孕期女性要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者,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良好。
患病处理:若孕妇在孕期感染风疹,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周、病情等综合评估对胎儿的影响。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脐带血穿刺等,以判断胎儿是否感染风疹病毒以及是否存在发育异常。对于确诊胎儿感染且预后不良的情况,可能需要考虑终止妊娠,具体决策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孕妇及家属的意愿慎重做出。
3.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预防方面: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也容易感染风疹病毒。此类人群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接种风疹疫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整洁。
患病护理:若感染风疹,由于他们的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差,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患病后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