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肌腱炎的症状
肩肌腱炎主要有肩部疼痛、僵硬、肿胀、无力等症状,不同症状各有特点。疼痛多渐进发作,初期轻、后期重,集中在肩部外侧等肌腱附着区,活动加重、休息缓解;僵硬感使肩部活动受限,影响日常动作;炎症致局部充血水肿出现肿胀,有压痛、皮温略高;炎症影响力量传导致肩部无力,提举等动作受影响。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恢复慢,要防骨折及药物相互作用,选温和治疗;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应调整强度,遵循康复计划,预防复发;儿童及青少年少见,尽量非药物治疗,家长监督按指导锻炼,防影响发育。
一、肩部疼痛
1.疼痛特点:肩肌腱炎通常会导致肩部出现疼痛,多为渐进性发作。初期疼痛可能较轻,呈间歇性,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在活动肩部时感到轻微不适,重者则可能因疼痛而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例如,患者在夜间翻身时,肩部受压或活动,可能会因疼痛而惊醒。
2.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肩部外侧、前方或上方,也就是肌腱附着于骨骼的区域。例如,冈上肌腱炎的疼痛常位于肩峰下外侧,患者可明确指出疼痛点。这种局部疼痛有助于与其他可能引起肩部疼痛的疾病,如颈椎病导致的肩部牵涉痛相鉴别。
3.疼痛与活动的关系:肩部活动会明显加重疼痛。常见的外展、上举、旋转等动作,都会刺激发炎的肌腱,引发疼痛加剧。比如患者尝试将手臂外展超过60度时,就会因疼痛而难以继续上举。而休息或减少肩部活动时,疼痛会有所缓解。
二、肩部僵硬
1.僵硬感表现:患者会感到肩部活动受限,有僵硬感,就像肩部被“锁住”一样,活动范围不如正常时灵活。这种僵硬感在早晨起床时可能更为明显,经过一段时间活动后,症状会稍有减轻,但不会完全消失。
2.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梳头、穿衣、伸手取物等。例如,女性患者可能无法将手顺利举到头部后方进行梳头动作;在穿衣时,难以将手臂穿过袖子,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肩部肿胀
1.肿胀原因: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充血、水肿,进而引起肩部肿胀。肿胀程度因炎症的严重程度而异。一般来说,急性肩肌腱炎的肿胀可能较为明显,而慢性炎症导致的肿胀相对较轻。
2.肿胀表现:外观上可见肩部局部皮肤微微隆起,皮肤温度可能略高于周围正常皮肤。用手触摸肿胀部位,患者会有压痛感,同时能感觉到局部组织较正常时紧张。
四、肩部无力
1.无力原因:由于肌腱炎症影响了肌肉与骨骼之间的正常连接和力量传导,导致肩部肌肉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出现肩部无力的症状。
2.无力表现:患者在进行需要肩部力量的动作时,会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比如,试图提起较轻的物品时,会发现肩部无法提供足够的力量,手臂容易颤抖,无法完成正常的提举动作。这种无力感会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肩肌腱炎恢复相对较慢。一方面,由于骨质流失,可能同时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意避免因活动不当造成骨折。另一方面,老年人可能还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治疗肩肌腱炎时,要密切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对原有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建议老年人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温和、安全的治疗方式,如物理治疗,并适当进行肩部康复锻炼,但锻炼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2.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这类人群肩部使用频率高、强度大,容易引发肩肌腱炎。一旦患病,应及时调整训练或工作强度,避免病情加重。在治疗期间,要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逐步恢复肩部功能,不能急于求成,过早恢复高强度活动,以免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可以在日常训练或工作中,通过正确的姿势和使用辅助工具,减轻肩部负担,预防肩肌腱炎的再次发生。
3.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肩部结构尚未完全成熟。虽然肩肌腱炎在这一群体中相对少见,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由于儿童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与成人不同,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治疗,优先选择物理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方式。在康复过程中,家长要监督孩子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锻炼,避免因过度活动影响肩部正常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