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鹅口疮的病因包括感染、身体、其他三方面因素,感染因素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下降、长期用药可致其大量繁殖)和交叉感染(接触被污染物品易感染);身体因素有免疫力低下(先天性免疫缺陷、患慢性病等情况会增加感染几率)和口腔卫生不良(不清洁口腔、假牙清洁不当等为其生长创造条件);其他因素有药物影响(长期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易引发)和特殊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睡眠不足等增加患病风险)。同时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给出了注意口腔卫生、治疗原发疾病等温馨提示。
一、感染因素
1.白色念珠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是引起鹅口疮最常见的病原体,它通常存在于人体的口腔、肠道、阴道等部位。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口腔内的正常菌群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使其不会引发疾病。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白色念珠菌就可能大量繁殖,从而导致鹅口疮。例如,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的侵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也会降低,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风险增加。此外,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会破坏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平衡,使得白色念珠菌失去抑制而大量生长。
2.交叉感染
如果接触了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物品,也可能感染鹅口疮。比如,婴儿使用的奶嘴、奶瓶等餐具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上面残留的白色念珠菌就可能进入婴儿口腔引发感染。母乳喂养时,母亲的乳头如果不清洁,也可能将白色念珠菌传染给婴儿。另外,在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儿童之间密切接触,共用玩具等物品,如果其中有孩子感染了鹅口疮,就容易通过接触传播给其他孩子。
二、身体因素
1.免疫力低下
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存在缺陷,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的入侵,感染鹅口疮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很多。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增加了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风险。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时,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使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此外,营养不良的人群,尤其是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营养素,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引发鹅口疮。
2.口腔卫生不良
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内会滋生大量细菌,破坏口腔内的微生态环境,为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成年人如果不按时刷牙、漱口,食物残渣会在口腔内残留,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提供养分。婴幼儿不能自主清洁口腔,家长如果没有帮助其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就容易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佩戴假牙的人群,如果假牙清洁不当,假牙表面会附着大量细菌和真菌,也可能引发鹅口疮。
三、其他因素
1.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抑制口腔内的有益菌生长,破坏菌群平衡,使得白色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免疫抑制剂常用于器官移植患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使用后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容易引发鹅口疮等感染性疾病。
2.特殊生活方式
长期吸烟会影响口腔内的血液循环和细胞代谢,降低口腔黏膜的抵抗力,增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可能性。过度饮酒会刺激口腔黏膜,破坏口腔内的正常生理环境,也不利于口腔健康。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鹅口疮的风险。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家长要特别注意其口腔卫生,喂奶后可给婴儿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奶嘴、奶瓶等餐具要定期消毒,母乳喂养的母亲要注意乳头清洁。如果发现婴儿口腔内有白色斑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按时刷牙、漱口。佩戴假牙的老人要定期清洁假牙,如有不适及时调整。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3.免疫力低下人群: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遵医嘱用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