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不治的危害有哪些
鼻中隔偏曲会对呼吸功能、鼻窦、鼻腔黏膜、嗅觉、耳部等造成不良影响,引发鼻塞、呼吸不畅、鼻窦炎、鼻出血、嗅觉减退或丧失、耳部并发症等问题,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患有基础疾病者受影响不同,治疗时需分别采取保守治疗、综合评估手术风险、避免手术或控制基础疾病等针对性措施。
一、影响呼吸功能
1.鼻塞:鼻中隔偏曲会导致鼻腔通道狭窄,阻碍空气正常流通,引发鼻塞症状。这是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危害之一,单侧偏曲常引起单侧鼻塞,而双侧偏曲则可能导致双侧鼻塞。长期的鼻塞会使患者只能依靠嘴巴呼吸,不仅会造成口腔和喉咙干燥,还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用口呼吸可能影响面部骨骼发育,出现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等腺样体面容。
2.呼吸不畅:由于鼻腔通气受阻,患者在睡眠时可能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等现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长期睡眠呼吸问题会导致白天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效率。对于老年人来说,呼吸不畅还可能加重心肺负担,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二、引发鼻窦炎
1.鼻窦引流受阻:鼻中隔偏曲改变了鼻腔的正常结构,影响鼻窦的引流通道,导致鼻窦内的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分泌物在鼻窦内积聚,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容易引发鼻窦炎。
2.炎症反复:鼻窦炎一旦发作,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炎症容易反复发作。患者会出现流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的鼻窦炎症还可能导致鼻息肉的形成,进一步加重鼻腔堵塞。
三、导致鼻出血
1.黏膜损伤:鼻中隔偏曲部位的黏膜比较薄,而且受到气流的冲击较大,容易导致黏膜干燥、破裂,从而引起鼻出血。鼻出血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涕中带血,重者可能出现大量出血,甚至需要紧急就医止血。
2.出血风险增加: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鼻出血的风险会更高。因为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偏曲部位的黏膜血管更容易破裂出血。此外,儿童在玩耍时可能不小心碰撞到鼻子,也会增加鼻出血的发生几率。
四、影响嗅觉功能
1.嗅觉减退:鼻中隔偏曲可能会压迫嗅区黏膜,影响嗅觉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嗅觉减退。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感知气味,影响对食物的味觉体验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2.嗅觉丧失: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长期的鼻中隔偏曲导致嗅区黏膜萎缩或嗅觉神经受损,可能会造成嗅觉丧失。这种嗅觉功能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五、耳部并发症
1.咽鼓管功能障碍:鼻腔与耳部通过咽鼓管相连,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塞会使鼻腔内压力升高,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开放和调节功能。咽鼓管功能障碍会导致中耳内的压力失衡,引起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2.中耳炎:长期的咽鼓管功能障碍使中耳内积液无法正常排出,容易滋生细菌,引发中耳炎。中耳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听力永久性损伤等严重后果。儿童的咽鼓管相对较短、宽且直,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更需要关注。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鼻中隔偏曲可能会对其面部发育和呼吸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情况,如发现孩子有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治疗方面,应尽量采取保守治疗方法,避免过早进行手术。如需手术,应选择正规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在治疗鼻中隔偏曲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手术风险。手术前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处于特殊状态,手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孕妇的鼻中隔偏曲,一般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等方法缓解症状。待分娩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4.患有基础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在治疗鼻中隔偏曲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基础疾病的病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的恢复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应与相关科室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