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风疹块的原因有哪些
风疹块又称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导致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常224小时消退但易反复。其病因多样,包括食物(如动物性蛋白、某些植物及添加剂)、药物(常见过敏药及赋形剂)、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物理因素(冷、热等刺激)、精神及内分泌因素、系统性疾病等。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免疫系统未完善,要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注意防护物理刺激;老年人多有系统性疾病,需积极治疗基础病,注意皮肤护理;孕妇内分泌变化易诱发,要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用药需遵医嘱。
一、风疹块的定义
风疹块又称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
二、引起风疹块的原因
1.食物因素
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蟹贝、肉类、牛奶和蛋类等,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可能会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导致风疹块。例如,有些人在食用海鲜后数小时内就会出现皮肤瘙痒、风团等症状。
某些植物:草莓、可可、番茄和葱蒜等也可能诱发风疹块。不同个体对这些植物的耐受性不同,部分人可能对其中的某些成分过敏。
食物添加剂:包括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水杨酸、柠檬酸等,这些添加剂在加工食品中广泛使用,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会成为引发风疹块的诱因。
2.药物因素
常见引起过敏的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和磺胺等,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从而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过敏反应。
药物的赋形剂:如苯丙烯酸等,也可能导致过敏,引发风疹块。
3.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能会改变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处于敏感状态,从而诱发风疹块。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细菌产生的毒素或代谢产物可能会作为过敏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如各种癣病、肠道蛔虫、蛲虫等,也可能与风疹块的发生有关。
4.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
呼吸道吸入物:花粉、动物皮屑、粉尘、真菌孢子、尘螨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这些物质在空气中传播,被人体吸入后,可能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和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导致风疹块。
皮肤接触物:唾液或精液、昆虫叮蛰、毒毛虫刺激、某些植物和动物毛发(如羊毛)等,直接接触皮肤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的过敏反应,出现风疹块。
5.物理因素
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刺激都可能诱发风疹块。例如,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在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部位会出现风团或水肿;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
6.精神及内分泌因素
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抑郁等精神因素可能会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从而诱发风疹块。另外,月经、妊娠、绝经等内分泌变化也可能与风疹块的发生有关。
7.系统性疾病因素
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系统性疾病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引发风疹块。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对食物、药物等物质过敏。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和接触物,避免让孩子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牛奶等。在给孩子使用新的药物时,要密切观察孩子是否有过敏反应。
儿童皮肤娇嫩,更容易受到物理因素的刺激。在寒冷的天气要注意给孩子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冷空气中;在炎热的天气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孩子过热。
2.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患有多种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风疹块的发病风险。因此,老年人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
老年人的皮肤功能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下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洗浴用品。
3.孕妇
孕妇在孕期内分泌会发生变化,可能会诱发风疹块。孕妇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孕妇在使用药物治疗风疹块时要格外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