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偏高人群在饮食上需多方面调整,一是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包括动物内脏、部分海鲜和肉汤;二是控制蛋白质摄入,选择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可适量食用部分豆制品;三是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如苹果、橙子、黄瓜、西红柿等,樱桃能降尿酸可多吃;四是控制酒精摄入,各类酒都会影响尿酸代谢,应少喝或不喝;五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每天15002000毫升,避免含糖饮料;此外,针对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儿童以及患有其他疾病者等特殊人群,需在饮食调整时综合考虑自身身体状况和其他疾病的饮食要求。
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1.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肾、鸡肝等,每100克中嘌呤含量可高达1501000毫克。高嘌呤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大量尿酸,血尿酸偏高人群食用后会使血尿酸进一步升高,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2.海鲜:部分海鲜如沙丁鱼、凤尾鱼、白带鱼等嘌呤含量极高,每100克可达300500毫克。即使是一些常见的虾、蟹等,嘌呤含量也相对较高。食用这些海鲜会快速提升血尿酸水平,因此应严格限制。
3.肉汤:肉汤在熬制过程中,肉中的嘌呤会溶解到汤里,导致汤中嘌呤含量很高。尤其是长时间熬煮的浓肉汤,如老火靓汤,血尿酸偏高者不宜多喝。
二、控制蛋白质摄入
1.选择优质蛋白:牛奶和鸡蛋是比较理想的优质蛋白来源,它们含有的嘌呤较少,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牛奶中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等;鸡蛋则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成模式接近,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2.适量摄入豆类及豆制品:虽然豆类属于植物蛋白,但部分豆类如黄豆、黑豆等嘌呤含量相对较高。不过,经过加工的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嘌呤会随水分流失,其嘌呤含量相对降低。血尿酸偏高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
三、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1.大部分蔬菜和水果属于低嘌呤食物: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例如,苹果、橙子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还能促进尿酸盐的溶解和排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水分含量高,能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出。
2.樱桃:有研究表明,樱桃中含有的花青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够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血尿酸偏高者可适当多吃樱桃。
四、控制酒精摄入
1.酒精会影响尿酸的代谢:酒精在体内代谢时会产生乳酸,乳酸会与尿酸竞争排泄通道,抑制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升高。同时,酒精还可能促进嘌呤的合成,增加尿酸的生成。
2.不同类型酒精饮料对血尿酸的影响:啤酒中含有大量的鸟苷酸,在体内会分解为嘌呤,从而使血尿酸升高;白酒等蒸馏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同样会影响尿酸代谢;葡萄酒相对来说对血尿酸的影响较小,但也应适量饮用。因此,血尿酸偏高者应尽量少饮酒或不饮酒。
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1.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每天应保证1500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充足的水分能增加尿量,使尿酸随尿液排出体外,降低血尿酸浓度。
2.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含糖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促进嘌呤的合成,导致尿酸生成增加。同时,含糖饮料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而肥胖是血尿酸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减弱。在饮食调整时,更要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由于老年人可能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选择食物时还需考虑这些疾病的饮食要求。例如,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人要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
2.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血尿酸偏高的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既要避免高嘌呤食物,又要满足自身和胎儿或婴儿的营养需求。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牛奶、鸡蛋等。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或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的食物。
3.儿童:儿童血尿酸偏高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饮食调整应以保证生长发育为前提。要避免给儿童食用过多的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鼓励儿童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时,要注意控制儿童的体重,避免肥胖。
4.患有其他疾病者:如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血尿酸偏高者,在饮食上需要综合考虑多种疾病的饮食要求。例如,高血压患者要控制盐的摄入,高血脂患者要限制脂肪的摄入,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在调整饮食时,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