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最佳治疗方法
尿潴留指膀胱内充满尿液却无法正常排出,分急性和慢性。治疗方法多样,导尿术用于急性尿潴留,需无菌操作,长期留置有并发症;耻骨上膀胱造瘘术适用于导尿失败等患者,造瘘口要护理;药物治疗含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分别针对不同病因;手术治疗依病因有前列腺切除术、尿道狭窄修复术、膀胱颈切开术等;还有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等辅助治疗。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注意防感染和药物副作用,儿童兼顾生理心理特点,孕妇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法,有基础疾病患者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影响。
一、尿潴留概述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正常排出,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尿潴留发病突然,膀胱内胀满尿液不能排出,患者十分痛苦;慢性尿潴留则表现为排尿困难,膀胱内有残余尿,且逐渐增多。
二、尿潴留的治疗方法
1.导尿术:这是急性尿潴留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导尿管将膀胱内尿液引出,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导尿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泌尿系统感染。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尿潴留,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排尿困难。但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引发感染、尿道损伤等并发症,需定期更换导尿管和进行膀胱冲洗。
2.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对于不能经尿道导尿或导尿失败的患者,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该手术在耻骨上穿刺膀胱并置入造瘘管,将尿液引出体外。适用于尿道严重狭窄、前列腺增生无法导尿,以及神经源性膀胱等患者。此方法可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对尿道的刺激,降低尿道感染风险,但造瘘口需定期护理,防止感染。
3.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主要用于因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慢性尿潴留。这类药物可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的平滑肌,降低尿道阻力,改善排尿功能。
5α还原酶抑制剂:像非那雄胺,同样针对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它可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使前列腺体积缩小,从而缓解尿潴留症状。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见到明显效果。
胆碱能受体激动剂:例如溴吡斯的明,适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尿潴留。能增强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力,促进排尿。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4.手术治疗:
前列腺切除术:对于前列腺增生严重,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前列腺切除术。常用的手术方式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等。手术可直接去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解除尿道梗阻,改善排尿情况。
尿道狭窄修复术:若尿潴留是由尿道狭窄引起,可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尿道扩张术、尿道内切开术、尿道吻合术等,以恢复尿道的通畅。
膀胱颈切开术:适用于膀胱颈梗阻导致的尿潴留,通过切开膀胱颈,解除梗阻,改善排尿功能。
5.其他治疗:
针灸推拿:针刺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或进行膀胱区按摩,在一定程度上可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排尿。但该方法效果因人而异,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康复训练: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尿潴留,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排尿、盆底肌训练等,有助于恢复膀胱的正常功能。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常因前列腺增生、神经系统功能衰退等原因易发生尿潴留。由于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弱,无论是采用导尿术还是手术治疗,都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在药物治疗时,要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2.儿童:儿童尿潴留相对较少见,多由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尿道结石等原因引起。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导尿时需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对于手术治疗,要权衡手术风险和收益,尽量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抚,避免因治疗过程造成心理创伤。
3.孕妇:孕妇发生尿潴留可能与子宫增大压迫膀胱、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方法。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若必须用药,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择安全的药物。导尿操作要严格无菌,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因为孕期感染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指导孕妇采取正确的排尿姿势,如半卧位或坐位,以减轻子宫对膀胱的压迫,促进排尿。
4.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尿潴留的治疗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较高,容易发生感染,在导尿或手术治疗后要加强血糖控制和感染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治疗尿潴留时,可能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合理调整用药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