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危害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从经狂犬病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被动免疫制剂,能在疫苗诱导主动免疫前为机体提供快速免疫保护,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带病毒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它可能带来局部反应(如疼痛、红肿、硬结等)、全身反应(如低热、乏力等流感样症状及胃肠道不适)和过敏反应(轻者皮肤瘙痒、皮疹,重者过敏性休克)等危害及不良反应。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使用时需特别注意,应对局部反应一般保持清洁干燥,明显时可热敷;全身反应轻者休息、多喝水可缓解,重者需就医对症治疗;过敏反应则要立即停药并依严重程度处理。使用前医生会全面评估,用药后患者和家属需密切观察,特殊人群更要加强关注,异常情况及时沟通处理。
一、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概述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制剂,能在狂犬病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主动免疫之前,为机体提供快速的免疫保护。它是从经狂犬病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携带狂犬病病毒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
二、常见危害及不良反应
1.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等。疼痛一般为轻度至中度,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在数天内可自行缓解。红肿和硬结是由于药物在局部吸收不完全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引起,通常也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消退。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为疼痛而表现出哭闹、烦躁不安等情况,家长需要做好安抚工作。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局部可能更容易出现淤血、血肿等表现。
2.全身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样症状。这些症状一般较为轻微,持续时间不长。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本身身体较为虚弱、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全身反应可能相对更明显,恢复时间也可能稍长。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对于本身胃肠道功能较差的人群,可能会加重不适。
3.过敏反应:虽然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经过严格检测和制备的,但仍有少数人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症状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如荨麻疹,可伴有红斑、风团等,一般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较为罕见,但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如对其他生物制品过敏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在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不良反应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注射部位有无异常、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要特别注意防止其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感染。在注射前,医生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情况准确计算剂量。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时,除了要关注常见的不良反应外,还需要考虑药物对原有疾病的影响。例如,有心脏病史的老年人,出现全身反应时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孕妇:目前研究表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的。当孕妇被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预防狂犬病。但在注射后,孕妇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正在接受放化疗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且恢复时间可能延长。同时,由于其免疫功能本身较弱,可能对药物的反应不够理想,需要密切观察免疫效果。
四、应对措施
1.对于局部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搔抓,防止感染。如果红肿、硬结较为明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热敷,促进药物吸收和局部血液循环。
2.出现全身反应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症状较轻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即可自行缓解。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如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但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要谨慎选择。
3.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根据过敏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轻度过敏反应可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等。严重过敏反应需要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并进行吸氧、补液、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抢救措施。
五、总结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预防狂犬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危害和不良反应。在使用前,医生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患者和家属在用药后需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尤其是特殊人群更要加强关注。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