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的神经性耳鸣怎么办
颈椎病与神经性耳鸣的诊疗及注意事项如下:诊断方面,颈椎病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神经性耳鸣要询问特征、进行听力学检查并排查其他疾病。治疗上,颈椎病保守治疗含物理治疗(颈椎牵引、热敷、按摩)和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保守无效可手术;神经性耳鸣有药物、心理、掩蔽治疗。康复与预防需颈部康复锻炼及生活方式调整。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物理治疗注意力度、药物注意副作用;儿童青少年优先保守治疗;孕妇避免影响胎儿的治疗;有基础疾病者治疗注意监测体征及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一、明确诊断
1.颈椎病诊断:需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以及是否存在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伴随表现。同时结合体格检查,如颈椎活动度检查、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等,初步判断颈椎病变情况。影像学检查是确诊关键,包括颈椎X线,可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颈椎CT能更清晰显示椎体及附件骨质结构;颈椎MRI可明确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等软组织病变情况。
2.神经性耳鸣诊断:详细询问耳鸣的特征,如耳鸣的声音性质(嗡嗡声、蝉鸣声等)、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进行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可了解听力损失程度及类型,耳鸣匹配测试能确定耳鸣的频率和响度。此外,还需排查其他可能导致耳鸣的疾病,如耳部疾病(中耳炎、梅尼埃病等)、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通过耳部专科检查、血液检查等方式排除。
二、治疗方法
1.颈椎病治疗
保守治疗
物理治疗:
颈椎牵引:通过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改善耳鸣症状。一般根据患者体重、病情等因素调整牵引重量和时间,如使用坐位或卧位牵引,重量从35kg开始,逐渐增加。
热敷: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对神经的刺激。可用热毛巾或红外线治疗仪进行颈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按摩: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颈部按摩,放松颈部肌肉,调整颈椎关节位置。手法包括揉法、滚法、按法等,每次按摩2030分钟,每周23次。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缓解颈部疼痛和炎症,减轻对神经的刺激,如布洛芬等。
肌肉松弛剂:放松颈部紧张肌肉,如乙哌立松等。
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耳鸣症状,如甲钴胺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颈椎病变严重压迫神经导致耳鸣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的患者。手术方式根据颈椎病变类型和部位选择,如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减压术等,通过解除神经压迫来改善耳鸣。
2.神经性耳鸣治疗
药物治疗:除上述治疗颈椎病的神经营养药物外,还可能使用耳鸣抑制药物,如利多卡因等,通过调节神经电活动来减轻耳鸣症状。
心理治疗:因耳鸣常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重耳鸣症状。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改变对耳鸣的认知,减轻心理负担,缓解耳鸣带来的不适。
掩蔽治疗:利用外界声音掩蔽耳鸣声,减轻患者对耳鸣的感知。可使用耳鸣掩蔽器或通过听音乐、白噪音等方式进行掩蔽,根据患者耳鸣频率和响度选择合适的掩蔽声音。
三、康复与预防
1.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颈部康复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维持颈椎稳定性,减少对神经的刺激。如颈部伸展运动,患者站立位,双手叉腰,头尽量后仰,然后缓慢前屈,重复1015次;颈部侧屈运动,头向一侧倾斜,尽量靠近肩部,保持510秒,换另一侧,重复1015次。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学习时,应使电脑屏幕与眼睛平视,减少颈椎压力。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以自己的一拳为宜,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定期进行颈部活动,如每隔12小时进行简单的颈部伸展和旋转运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问题较为常见,在进行颈椎牵引、按摩等物理治疗时,需严格控制力度和强度,避免造成骨折或其他损伤。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副作用,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2.儿童和青少年:此年龄段人群颈椎病多与长期不正确的学习姿势有关。在治疗上,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避免使用药物。家长和老师要监督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定期提醒孩子进行颈部活动,预防颈椎病发生。
3.孕妇:孕妇不能进行颈椎牵引、按摩等可能影响胎儿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更是要谨慎,任何药物使用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孕妇可通过简单的颈部伸展运动,如缓慢转动头部等方式缓解颈部不适,但动作要轻柔。
4.患有其他基础疾病人群: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进行物理治疗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避免因治疗引发基础疾病发作。药物治疗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