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如何
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固有层浅层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也是特殊类型慢性喉炎。病因包括用声过度或不当、上呼吸道感染、接触刺激性致病因子、内分泌紊乱、过敏等。症状有声嘶、发音费力、咳嗽、呼吸困难等。诊断依靠喉镜检查、嗓音声学评估、频闪喉镜检查等。治疗有一般治疗(声带休息、改变不良习惯等)、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雾化、抗感染等)、手术治疗(保守无效或影响发声呼吸时)。预防需科学用嗓、预防上感、改善环境、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如儿童、女性、老年人各有注意事项。
一、声带息肉是什么
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固有层浅层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声带的任克氏间隙发生局限性水肿,血管扩张或出血,表面覆盖正常的鳞状上皮,形成白色或粉红色的椭圆形肿物。
二、声带息肉的病因
1.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常见于教师、歌手、销售人员等需长时间用嗓的职业人群。长期持续高声讲话,音调过高或者过长时间的演唱等均会使声带振动过度,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引起声带息肉。
2.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炎症累及声带,可使声带黏膜充血、肿胀,若炎症反复发生,会促使声带息肉形成。儿童在呼吸道感染期间,若频繁哭闹、喊叫,也易引发。
3.接触刺激性致病因子:长期吸烟、饮酒,或工作环境中存在化学气体、粉尘等刺激,会损害声带黏膜,增加声带息肉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在水泥厂、煤矿等环境工作的人员。
4.内分泌紊乱:在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使声带黏膜组织改变,对发声功能产生影响,增加发病几率。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黏液性水肿累及喉部,也可能诱发声带息肉。
5.过敏:食物过敏、花粉过敏等引起的声带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水肿,反复发生可形成息肉。
三、声带息肉的症状
1.声嘶:这是最主要的症状,程度与息肉大小和部位有关。通常息肉较大,声嘶较严重;若息肉位于声带边缘,对声门闭合影响大,声嘶也会较明显。轻者仅发声易疲劳,重者可完全失声。
2.发音费力:患者常感觉发声时声带使不上劲,需更用力才能发出声音,且发出的声音粗糙、低沉。
3.咳嗽:部分患者因息肉刺激,可引起喉部不适感,产生咳嗽症状。
4.呼吸困难:当息肉过大,阻塞声门时,会导致呼吸困难,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四、声带息肉的诊断
1.喉镜检查:是诊断声带息肉的主要方法。间接喉镜下可见一侧声带前、中1/3附近有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的肿物,表面光滑,可带蒂,也可广基。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能更清晰地显示息肉形态、大小及部位,还可观察声带运动情况。
2.嗓音声学评估:通过分析患者发声的频率、响度、谐噪比等参数,评估声带功能,辅助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3.频闪喉镜检查:可观察声带黏膜波,了解声带振动特性,有助于区分声带息肉与其他声带病变。
五、声带息肉的治疗
1.一般治疗:声带休息至关重要,无论息肉大小,患者都需严格噤声,尤其是在息肉初发阶段。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嗓,减少清嗓动作。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因过敏因素导致的息肉,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2.药物治疗:对于伴有喉炎、局部充血肿胀的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减轻声带水肿。若存在感染,可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3.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息肉较大影响发声、呼吸时,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等。
六、声带息肉的预防
1.科学用嗓:职业用嗓人群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避免长时间连续用嗓,注意用嗓的强度和时间,中间适当休息。日常说话时,也应保持平稳的语调、音量。
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3.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工作时可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
4.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戒烟限酒,减少对声带的刺激。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声带较稚嫩,上呼吸道感染期间,家长要注意安抚孩子情绪,避免长时间哭闹、喊叫。若发现孩子声音嘶哑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儿童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2.女性:女性在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声带黏膜较敏感,要更加注意用嗓,避免过度用声。若出现声音改变,需及时咨询医生。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患声带息肉后,除积极治疗外,在恢复期间要注意营养补充,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若老年人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治疗过程中需告知医生,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