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指伴有增加感染或治疗失败风险因素、可致上尿路严重损害的尿路感染,成因包括泌尿系统局部因素(如尿路梗阻、畸形、留置导尿管等)和全身性因素(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妊娠等);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及发热等全身症状,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诊断依靠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尿培养等)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多饮水、注意卫生等)、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选药,疗程较长)和去除诱因(手术治疗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治疗各有注意事项;预防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尿路器械。
一、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定义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因素,并且可以导致上尿路严重损害的尿路感染。这些风险因素涵盖泌尿系统局部因素和全身性因素,致使患者的治疗难度和复发概率相对较高。
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成因
1.泌尿系统局部因素:尿路梗阻是常见原因之一,如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液排出不畅,细菌容易在局部滋生繁殖。泌尿系统畸形,例如肾囊肿、马蹄肾等,会改变尿液的正常引流,增加感染机会。留置导尿管或进行其他尿路器械操作,会破坏尿路黏膜的完整性,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神经源性膀胱可引起膀胱排空障碍,残余尿量增加,利于细菌生长。
2.全身性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尿液中含糖量高,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且患者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机体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易患复杂性尿路感染。妊娠期间,女性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输尿管蠕动减弱、膀胱输尿管反流增加,加上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导致尿路梗阻,增加了感染风险。
三、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症状
1.常见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这是由于炎症刺激膀胱黏膜所致。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腰痛、肾区叩击痛,提示感染可能已累及肾脏。
2.不同人群症状特点:儿童可能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喂养困难等不典型症状。老年人的症状可能更为隐匿,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精神萎靡等。孕妇除了有一般的尿路感染症状外,还可能因子宫压迫症状加重,且感染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四、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症状持续时间、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全身性疾病史(如糖尿病等)、近期是否进行过尿路器械操作等。
2.实验室检查:尿液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尿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血液检查可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发现是否存在结石、梗阻、畸形等病变。CT或MRI检查对于诊断泌尿系统的占位性病变、复杂畸形等有更准确的判断价值。
五、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多饮水,勤排尿,以冲洗尿路,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停留时间。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避免细菌滋生。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导尿管,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抗感染治疗: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治疗疗程通常较长,一般为1014天,甚至更长,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菌,减少复发。
3.去除诱因:对于存在尿路梗阻、畸形等泌尿系统局部因素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结石取出术、前列腺切除术等,以解除梗阻,恢复尿液的正常引流。对于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力。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应关注儿童的症状变化,鼓励儿童多饮水,保证充足的休息。家长要注意儿童的会阴部清洁,勤换尿布。
2.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药物的肾毒性和肝毒性,避免加重脏器负担。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鼓励老年人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3.孕妇:孕妇用药需要谨慎,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同时,要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定期进行产检。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上要营养均衡,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七、复杂性尿路感染的预防
1.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以上。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要勤换卫生巾和内裤。避免憋尿,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力。
3.合理使用尿路器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尿路器械操作,如必须进行,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在操作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导尿管,并进行膀胱冲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