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症状表现
败血症症状多样,全身性症状包括发热(可呈弛张热或稽留热,部分人群体温不升)、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症状有瘀点瘀斑、皮疹、脓疱;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心血管系统症状为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感染性休克;神经系统症状有烦躁不安、谵妄、嗜睡、昏迷、头痛等。此外,特殊人群症状有其特点,新生儿表现不典型,易扩散;老年人多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病情复杂;儿童易高热惊厥;孕妇会影响自身及胎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病风险高、症状重且进展快。
一、全身性症状
1.发热:是败血症常见症状之一。多数患者体温可高达38℃以上,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型。在新生儿、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中,可能出现体温不升的情况。儿童患者发热时可能伴有惊厥,这是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高热刺激易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儿童,发热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2.寒战:常与发热同时出现,是由于细菌毒素作用于机体,引起骨骼肌收缩产热,导致患者出现不自主的颤抖。寒战可反复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3.乏力:全身乏力感明显,患者常感到疲倦、虚弱,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败血症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同时炎症反应也会影响肌肉功能。
4.食欲减退: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这与感染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减少以及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有关。长期食欲减退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影响身体恢复。
二、皮肤症状
1.瘀点、瘀斑:皮肤黏膜可出现散在的瘀点、瘀斑,多见于四肢、躯干。这是由于细菌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所致。严重时瘀斑可融合成片,甚至形成坏死性皮疹。
2.皮疹:部分患者可出现各种类型的皮疹,如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等。皮疹的出现可能与细菌毒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关。不同年龄段患者皮疹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皮疹相对更为明显,且可能伴有瘙痒感。
3.脓疱: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可出现脓疱,多发生在皮肤破损处或毛囊周围。脓疱内含有黄色脓性分泌物,破溃后可形成溃疡。
三、胃肠道症状
1.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可由细菌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炎症反应累及胃肠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等多种因素引起。频繁的恶心、呕吐可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
2.腹泻: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或水样便。腹泻的原因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细菌毒素直接损伤肠道黏膜以及炎症介质刺激肠道蠕动加快等有关。老年人和儿童患者腹泻时更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需密切关注。
3.腹痛:可表现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程度不一。腹痛部位可因感染原发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如腹腔内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腹痛多位于腹部相应部位。
四、呼吸系统症状
1.呼吸急促:患者可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这是由于败血症时机体代谢增加,需氧量增多,同时炎症介质可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快。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喘息等。
2.咳嗽: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症状,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咳嗽可能是由于肺部感染、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或全身炎症反应累及呼吸系统所致。
五、心血管系统症状
1.心率加快:多数患者心率可增快,这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代偿反应,以增加心输出量,满足机体代谢需求。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等。
2.血压下降: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这是由于细菌毒素作用于血管,导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同时心肌收缩力也可能受到抑制。老年人和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血压下降和休克,且预后相对较差。
六、神经系统症状
1.神志改变: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神志改变。这是由于细菌毒素和炎症介质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所致。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惊厥、抽搐等表现。
2.头痛: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头痛可能与颅内压增高、炎症刺激脑膜等因素有关。
七、特殊人群提示
1.新生儿:新生儿败血症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表现为体温不升、少吃、少哭、少动、反应低下等。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感染易扩散,病情进展迅速,一旦怀疑败血症,应及时就医。家长在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预防感染。
2.老年人:老年人败血症症状可能不典型,常以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同时,老年人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生败血症时病情更为复杂,预后较差。家属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送医。
3.儿童:儿童败血症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家长在孩子发热时要密切监测体温,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等。同时,要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和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
4.孕妇:孕妇发生败血症时,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窘迫、早产等。孕妇一旦出现疑似败血症症状,应立即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5.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发生败血症的风险更高,且症状可能更为严重,病情进展更快。这类患者平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出现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