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咽炎
小儿急性咽炎是儿科常见上感,可由病毒、细菌感染或环境刺激等引起,起病急,患儿多有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儿可在5-7天内痊愈,但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一、概述
小儿急性咽炎是一种儿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季节交替时,常见于1-7岁儿童,春冬季节多发。小儿急性咽炎可由细菌、病毒感染或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起病急,患儿可出现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二、病因
1.感染
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
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这些细菌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传播。
2.环境刺激
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可刺激咽部黏膜,导致炎症。
过敏原: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咽部炎症。
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如氯气、氨气等,可刺激咽部黏膜,导致炎症。
三、症状
1.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40℃之间。
乏力:患儿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2.局部症状
咽部不适:患儿可出现咽部干燥、灼热、疼痛等症状,吞咽时症状加重。
吞咽困难:患儿可出现吞咽困难,甚至饮水困难。
咳嗽:患儿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咳嗽时可伴有咽痛。
四、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判断患儿是否存在感染。
结果分析: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提示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2.咽拭子培养
目的:通过培养咽拭子,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结果分析:如果培养出细菌,可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培养出病毒,可明确感染的病毒类型,并给予相应的抗病毒治疗。
3.其他检查
间接喉镜检查:可观察喉部黏膜的充血、肿胀情况,有助于诊断。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可了解喉部有无占位性病变。
五、诊断
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一般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
六、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调整:患儿应多饮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保持口腔清洁:患儿应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抑制细菌生长,控制感染。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可缓解发热、疼痛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减轻喉部黏膜水肿,缓解症状。
3.局部治疗
口腔喷雾剂:如利巴韦林喷雾剂、西瓜霜喷雾剂等,可直接作用于喉部,缓解症状。
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可保持口腔清洁,缓解症状。
4.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如银翘散、桑菊饮等,可清热解毒,缓解症状。
针灸治疗:如针刺少商、合谷、曲池等穴位,可缓解症状。
七、预后
小儿急性咽炎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儿可在5-7天内痊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八、预防
1.增强体质
加强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营养不良。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预防感染
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可有效预防病毒、细菌感染。
避免接触感染者:避免接触感染者,如感冒患者,可有效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晒被褥,可有效预防感染。
3.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病毒感染,降低流感的发生率。
肺炎链球菌疫苗:可有效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降低肺炎的发生率。
九、特殊人群
1.儿童
发热处理: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来退热,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瑞氏综合征。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退热。
药物选择: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要谨慎,必须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时才使用,而且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2.孕妇
就医指征:如果孕妇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药物选择:孕妇使用药物需要特别谨慎,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果需要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
3.老年人
基础疾病管理:老年人往往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老年人在急性咽炎发作时,需要特别注意控制基础疾病,避免病情加重。
就医建议:老年人如果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十、总结
小儿急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好发于季节交替时。患儿可出现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在治疗方面,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和中医治疗等方法都有一定的疗效。在预防方面,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和接种疫苗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降低小儿急性咽炎的发生率。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治疗和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