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是因外力使肱骨大结节从正常位置撕脱的骨折类型,病因包括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症状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等,诊断依靠体格检查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两种,保守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移位小于5mm者,手术用于移位明显等情况;不同人群特点不同,儿童愈合能力强、好动需加强护理,青壮年活动量大倾向手术治疗及积极康复,老年人骨质差、愈合慢需综合考量;康复分早、中、后期进行相应锻炼,多数患者经正确治疗和康复预后较好,否则可能出现并发症。
一、定义
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肱骨大结节从其正常解剖位置上被撕脱下来的一种骨折类型。肱骨大结节是肱骨近端外侧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有多个肌肉附着,这些肌肉的突然猛烈收缩或直接的外力撞击都可能引发骨折。
二、病因
1.直接暴力:当肩部受到直接的撞击,如车祸、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肱骨大结节部位,可导致该部位骨质连续性中断,引发撕脱性骨折。
2.间接暴力:肩部的肌肉突然猛烈收缩是常见的间接致伤原因。比如在摔倒时,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附着于肱骨大结节的肌肉会突然收缩,产生强大的拉力,当拉力超过肱骨大结节骨质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导致大结节从肱骨上撕脱。
三、症状
1.疼痛: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尤其在活动肩部或按压时疼痛加剧。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和骨折严重程度而异。
2.肿胀:由于骨折处出血以及周围组织的损伤,肩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肿胀一般在受伤后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加重。
3.活动受限:患者的肩部活动明显受限,无法正常地外展、外旋和上举上肢。这是因为骨折导致肩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力学平衡被破坏,活动时会引起疼痛加剧。
4.畸形:在一些严重的骨折病例中,肩部可能出现畸形,表现为局部的隆起或凹陷,这是由于骨折断端移位所致。
四、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受伤经过,然后对肩部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检查时会观察肩部的外观,是否有肿胀、畸形等;触摸骨折部位,判断是否有压痛、骨擦感等;同时会评估肩部的活动范围。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常用方法。通过正位、侧位和轴位X线片,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如骨折粉碎严重、X线显示不清或怀疑有合并损伤时,CT检查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三维图像,有助于准确判断骨折的细节和制定治疗方案。
MRI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情况,如肌肉、肌腱、韧带等的损伤程度,对于判断预后和制定康复计划有重要意义。
五、治疗
1.保守治疗
适应证:对于无明显移位或移位小于5mm的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通常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肩部制动,使用吊带或肩部支具将上肢固定于胸前,保持肩部的相对稳定,促进骨折愈合。一般固定时间为46周,期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开始进行康复锻炼。
2.手术治疗
适应证:骨折移位明显(移位大于5mm)、合并肩关节脱位或肩袖损伤、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通过手术切口直接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块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插入关节镜,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1.儿童
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质相对较软,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受伤情况和疼痛程度,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在治疗方面,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固定时间相对较短。由于儿童好动,家长需要加强护理,避免患儿过早活动导致骨折移位。同时,要注意保证患儿营养均衡,促进骨折愈合。
2.青壮年
青壮年人群肩部肌肉力量较强,活动量大。骨折后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康复不当,可能会影响日后的肩部功能和运动能力。在治疗上,对于移位明显的骨折,多倾向于手术治疗,以获得更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康复期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康复锻炼,逐渐恢复肩部的肌肉力量和活动范围,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再次损伤。
3.老年人
老年人往往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骨质强度下降,骨折愈合相对较慢。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但要注意预防长期制动引起的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在康复过程中,应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因摔倒等再次受伤。
七、康复与预后
1.康复锻炼
早期(骨折后12周):在骨折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手腕的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同时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在不活动关节的情况下,收缩肩部肌肉,每次收缩持续510秒,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4组。
中期(骨折后36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开始肩部的被动活动,如前屈、后伸、外展等,活动范围要从小到大,避免过度用力。
后期(骨折后6周以后):骨折基本愈合后,可进行主动的肩部活动练习和力量训练,如爬墙练习、哑铃运动等,逐渐恢复肩部的正常功能。
2.预后
大多数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康复锻炼,预后较好,肩部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康复不当,可能会出现骨折不愈合、肩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影响肩部的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