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膝盖疼怎么办
骨关节炎膝盖疼的治疗与管理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要通过医生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如X线、MRI)明确诊断与评估病情,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休息、减重、选鞋,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外用NSAIDs膏剂,口服NSAIDs、止痛药、软骨保护剂等)、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和关节置换手术)等方法,同时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与青少年、孕妇、运动员有不同注意事项,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明确诊断与评估
骨关节炎膝盖疼首先要前往医院,通过医生的问诊了解病史,比如疼痛的起始时间、程度变化、有无外伤史、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等。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膝盖外观有无肿胀、畸形,按压特定部位判断疼痛点,活动膝关节评估活动范围和稳定性等。辅助检查如X线可显示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看到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不同年龄、性别在诊断中可能有不同表现,中老年人骨性关节炎更为常见,女性在绝经后因激素变化发病率可能升高。医生会根据这些综合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非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爬山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活动。尤其是从事久站职业的人群,如教师、护士等,要定时休息,坐下来放松膝盖。运动爱好者在疼痛发作期,应减少剧烈运动。但休息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动,长时间不活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反而不利于关节稳定。
减轻体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膝关节的压力,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可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来判断体重是否合适,并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减重。饮食上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运动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方式。
选择合适的鞋子:穿有良好缓冲和支撑功能的鞋子,能减少行走时对膝关节的冲击力。高跟鞋会使膝关节的压力显著增加,女性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老年人可选择鞋底柔软、轻便的运动鞋。
2.物理治疗
热敷:热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老年人和感觉减退的人群更要小心。
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可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按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家人帮助进行简单的按摩。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加重损伤。
康复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如直腿抬高训练,平躺在床上,腿伸直缓缓抬起,保持数秒后放下,重复多次;还有靠墙静蹲,背部靠墙,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至膝盖成90度角左右并保持。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三、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可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膏剂等局部涂抹,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减轻炎症和疼痛。其优点是全身性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皮肤过敏者可能不适用。
2.口服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减轻炎症和疼痛,但可能有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不同年龄对药物耐受性不同,老年人使用时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同时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止痛药:当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弱阿片类止痛药,但这类药物有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等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
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有助于修复和维护关节软骨,延缓病情进展。但起效相对较慢,需要长期服用。
四、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适用于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病变的患者,通过关节镜可以清除关节内的游离体、修整损伤的半月板等。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选择时需谨慎评估。
2.关节置换手术:对于严重的骨关节炎,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关节置换手术。人工关节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血栓形成等。年轻人进行关节置换后,由于关节使用寿命有限,可能面临二次置换的问题;老年人则需要评估身体能否承受手术创伤。手术前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关节病变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进行关节置换。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骨关节炎膝盖疼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影响血压和血糖的控制。老年人可能对疼痛不敏感,容易忽视病情,家属要多关注老人膝盖的情况。康复训练时要控制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跌倒等意外发生。
2.儿童与青少年:较为少见,但如果出现膝盖疼,要首先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生长痛、创伤等。在治疗过程中,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康复训练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确保适合儿童的身体发育阶段。
3.孕妇:怀孕期间由于体重增加和激素变化,膝关节负担加重,容易出现疼痛。在治疗上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主要采取生活方式调整和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方法。如热敷、轻度按摩等,但按摩时要避免刺激腹部。孕妇行动不便,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
4.运动员:运动员因长期高强度运动,膝关节损伤风险较高。在治疗期间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在疼痛缓解后逐渐恢复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和姿势的正确性,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降低再次损伤的风险。同时,避免在受伤未完全恢复时过早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