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花粉过敏性鼻炎
花粉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花粉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反应及炎性介质释放致鼻黏膜病理变化,常见过敏原有风媒花粉和虫媒花粉,临床表现有鼻痒、阵发性喷嚏等,诊断包括病史采集和过敏原检测,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可通过了解花粉季节等进行预防。
一、定义
花粉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花粉过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当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过敏原后,机体免疫系统将花粉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反应。体内的B淋巴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抗体IgE,IgE与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接触相同花粉过敏原时,过敏原与结合在免疫细胞上的IgE相结合,激活这些免疫细胞,使其释放如组胺、白三烯等多种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以及鼻黏膜水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进而导致花粉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症状出现。
三、常见过敏原
1.风媒花粉:这类花粉体积小、重量轻,容易通过空气传播。例如,豚草花粉是常见的风媒花粉过敏原,其花粉产量大、飘散范围广,在空气中浓度较高,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蒿属花粉也是常见的风媒花粉过敏原之一,在夏秋季节较为常见,在一些地区的空气中含量较高。
2.虫媒花粉:通常体积较大、黏性较强,主要通过昆虫传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起人体过敏,不过相对风媒花粉来说,其引发花粉过敏性鼻炎的情况相对较少。
四、临床表现
1.鼻痒:患者往往会感觉鼻内有明显的瘙痒感,这种瘙痒感较为强烈,有时难以忍受,患者会不自觉地频繁用手揉鼻。儿童可能会表现出不断用手抓鼻子、揉搓鼻部等行为。
2.阵发性喷嚏:喷嚏次数较多,通常为连续数个甚至十几个喷嚏发作。在早晨起床后或接触花粉过敏原后容易发作,这是因为早晨空气中花粉浓度可能相对较高,或者起床后鼻黏膜受到刺激等因素诱发。
3.大量清水样鼻涕:鼻黏膜腺体分泌大量清水样的鼻涕,患者会不断有流鼻涕的现象,严重时鼻涕可能会自然流淌出来。
4.鼻塞:鼻黏膜水肿等病理变化会导致鼻塞症状,鼻塞程度可轻可重,轻度鼻塞可能只是鼻通气稍有不畅,重度鼻塞则会明显影响呼吸,患者可能需要用口呼吸等。
五、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包括是否有其他过敏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家族过敏史以及发病与花粉季节、接触花粉情况等的关系。例如,询问患者在每年特定花粉季节是否出现相关症状,接触花粉后症状是否加重等。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要了解家长是否观察到孩子在接触花粉环境后的相关表现等。
2.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将少量高度纯化的常见花粉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1520分钟内刺点处会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阳性反应则提示患者对相应花粉过敏。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要注意轻柔,避免孩子过度紧张或受伤。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花粉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水平。如果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对相应花粉过敏。这种检测方法相对安全,不受抗组胺药物等的影响(但检测前需注意抗组胺药物的停药时间等),对于一些不能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患者(如皮肤严重瘙痒、处于急性发作期皮肤状态不佳等)较为适用。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1.儿童
儿童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揉鼻、挖鼻等行为来缓解鼻痒症状,而且由于儿童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家长需要更加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如是否在花粉季节出现频繁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情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儿童用药需要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避免接触花粉等。例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儿童外出活动时间,尤其是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通常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左右),如果必须外出,可为儿童佩戴专门的花粉防护口罩等。
2.成年人
成年人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相对来说表达症状更清晰,在病史采集时能够更准确地提供相关信息。在治疗上,如果病情需要使用药物,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但也需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等。同时,成年人在生活方式上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活动安排来避免接触花粉,如在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或者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等。
3.有其他过敏疾病史人群
对于本身患有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其他过敏疾病的人群,患有花粉过敏性鼻炎时需要更加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花粉过敏性鼻炎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哮喘等疾病。例如,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出现严重鼻塞时可能会影响呼吸,进而诱发哮喘发作。这类人群在花粉季节需要更加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如随身携带缓解过敏症状的药物等,并且要定期复诊,监测相关过敏疾病的病情变化。
七、预防措施
1.了解花粉季节和花粉浓度
通过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浓度预报等信息,了解当地花粉季节的时间以及不同时段的花粉浓度情况。例如,在花粉季节来临前,关注相关预报,提前做好准备。对于生活在花粉浓度较高地区的人群,要格外留意这些信息。
2.避免接触花粉
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尤其是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如果需要外出,应佩戴具有防花粉功能的口罩,同时可以佩戴眼镜,减少花粉接触眼结膜的机会。回家后要及时更换外套等衣物,清洗鼻腔等,以去除身上可能沾染的花粉。对于居住环境,可安装有效的空气过滤设备,如空气净化器等,以过滤室内空气中的花粉。
3.改善居住环境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经常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等,减少室内花粉残留。同时,尽量关闭窗户,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候,防止花粉进入室内。对于有庭院的家庭,可选择种植不易引起过敏的植物,或者定期修剪花粉多的植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