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风吃什么药

来源:民福康

预防中风的药物及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如下: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生成、氯吡格雷抑制ADP与血小板P2Y12受体结合、双嘧达莫抑制磷酸二酯酶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增多,可联合阿司匹林使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抑制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使用需监测INR;新型口服抗凝药作用于凝血特定靶点,起效快、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调脂药物(他汀类抑制HMGCoA还原酶,降低胆固醇并具抗炎等作用)、降压药物(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RB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1结合、CCB阻断钙离子通道、利尿剂排钠排水,均可降低中风风险)。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用药易有不良反应且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多数预防中风药物禁用,需权衡利弊选安全方案;儿童和青少年一般无需常规用药,特殊疾病时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有出血倾向者用药需评估风险并预防出血;肝肾功能不全者需依肝肾功能调整剂量或选影响小的药物并监测肝肾功能。

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于存在中风高风险的人群,如既往有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风险。但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等不良反应。

2.氯吡格雷:属于P2Y12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P2Y12受体的结合及ADP介导的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氯吡格雷可作为替代药物。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其在预防中风方面与阿司匹林有相似的疗效,且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3.双嘧达莫:能抑制磷酸二酯酶,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增多,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通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增强预防中风的效果。

二、抗凝药物

1.华法林:为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发挥抗凝作用。适用于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导致的中风高风险人群。使用华法林需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将其控制在合适范围,以平衡抗凝效果与出血风险。但华法林个体差异大,易受饮食、药物等因素影响。

2.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包括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它们作用于凝血瀑布中的特定靶点,如达比加群酯直接抑制凝血酶,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抑制Xa因子。与华法林相比,NOACs起效快、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少,在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中风方面,疗效不劣于华法林,且出血风险相对较低。

三、调脂药物

1.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主要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同时还具有抗炎、稳定斑块等作用。对于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人群,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中风风险。即使血脂正常,但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高危因素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也有益处。

四、降压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多项大型临床试验显示,ACEI能降低高血压患者中风风险,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等,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1(AT1)结合,产生与ACEI相似的降压效果。对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不良反应的患者,ARB可作为替代药物,同样对预防中风有积极作用。

3.钙通道阻滞剂(CCB):分为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和非二氢吡啶类(如维拉帕米、地尔硫?等)。二氢吡啶类CCB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研究表明,CCB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中风风险,尤其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

4.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通过排钠排水,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在高血压治疗中,利尿剂常作为基础用药,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强降压效果,降低中风风险。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服用上述药物时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如使用华法林时,出血风险可能更高,需更密切监测INR;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物,应注意避免过度治疗导致低血压、出血等问题。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用药种类较多,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大多数预防中风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使用。孕妇若有中风高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哺乳期妇女如需用药,应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必要时暂停哺乳。

3.儿童和青少年:一般情况下,儿童和青少年中风风险较低,若无特殊疾病,无需常规使用预防中风的药物。若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凝血异常等疾病,需使用相关药物,必须在儿科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4.有出血倾向者:如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人群,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在决定用药前,医生需充分评估风险与获益,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出血措施,如监测凝血指标、调整药物剂量等。

5.肝肾功能不全者:许多预防中风的药物在肝脏代谢或经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使用药物时需根据肝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了解疾病
中风
中风即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变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功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异常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中风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有,1.防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2.患病期间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等都要少吃。3.寒性的蔬菜水果,如梨子、西瓜等也要少吃。避免影响病情恢复,您可以经过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
老年人中风前兆及症状?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人中风前会有头晕的征兆,眼睛突然发黑看不到东西,几分钟又会恢复正常,突然间表现出头晕目眩,感觉视物都在旋转似的,会感到头重脚轻、舌头发胀,肢体也会表现出麻木的感觉。有些病人会发生跌跤,脑供血不足时,说话不清楚,不明的发生口角歪斜,日常会困倦瞌睡;有些高血压病人会表现出鼻出血。
中风吃什么水果好中风病人不能吃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病人应适当增加新鲜时令水果的摄入量,如草莓、苹果、橘子、猕猴桃等,但如果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也应限制血糖的摄入量,控制血糖水平,这对病人的病情有利。中风病人应少吃海鲜,少吃高盐、高脂肪、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多见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和海鲜,如鱿鱼、章鱼、鲍鱼等。此外,猪脑、牛
中风病人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清淡饮食,尽量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特别是一些肥腻食物不可以食用,包括肥肉,猪蹄,内脏等食物。2.合理搭配膳食结构,保证营养素摄入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3禁忌饮酒、咖啡、碳酸饮料,浓茶等等。4.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和蔬菜,保持大
中风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后正常会有后遗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现阶段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建议平时要加强对身体的养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患病的几率。脑中风是一种病程比较快的疾病,一般表现出脑中风的病人多数都会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疾病等表现,疾病的预后比较不
轻微脑中风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微脑中风不算很严重的问题,轻微脑中风一般都是由于小血管疾病造成的,脑组织梗死的面积一般不超过十五毫米。一般轻微脑中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比较轻,主要是肢体麻木、走路不稳等,只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消除局部缺血的情况,一般症状就能缓解,也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轻微脑中风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也要造成重视,防止
中风脑血栓脑梗的区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是中医的说法,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其中出血性中风也就是指的脑出血,而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血栓。脑梗塞和脑血栓也是存在区别的,其中脑梗塞是因为脑的血管狭窄和堵塞造成,一般是因为脑血管的硬化和脑动脉内的粥样斑块导致的。而脑血栓是因为栓子的脱落造成脑血管的突然梗阻造成,绝大部分栓子来源
中风一般要多久恢复?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正常脑中风为半年的恢复期,此间积极的治疗有助于功能恢复,半年后常遗留残疾。 脑中风的恢复时间跟病灶的大小、部位及是否表现出并发症有关,正常脑梗死出血量较小,并且不在重要功能区,无明显的脑水肿及致残,可能治疗10~14天后逐渐恢复。若面积过大,且在内囊、脑干等重要功能区,致残率和致死率都会升高,除了需
中风后手脚无力怎么办?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通常是指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梗死。而同侧的手足无力是脑梗死最为多见的症状。针对于早期发病,如发病后的6小时内,需要静卧休息,不要自行服用任何药物,及时就医,必要时溶栓或手术治疗。发病3天内需及时完善头部磁共振及相关血管检查,明确病因后可给予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用药,如口服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及他
低血压中风前兆?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突然出现有头晕眼花,行走不稳等低血压中风的前兆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突然出现有头晕,眼花,行走不稳,甚至跌倒;出现一过性的眼睛黑蒙,视力模糊,甚至一过性的失明;出现一过性的手麻脚麻,或者是肢体的无力;出现一过性的走路不稳,容易跌倒。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同时出现,程度各有不同。应该及时的就诊,警
脑供血不足会导致中风
肖新桃 主任医师
娄底市中心医院 三甲
脑供血不足容易造成中风。脑供血不足一般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抽烟、喝酒、熬夜、疲劳、情绪波动等原因,造成血管硬化,加快血管狭窄、斑块堵塞、栓塞等而造成中风,最常见的是缺血性中风,主要是脑梗、脑出血。另有一部分患者,由于血压升高和血管硬化加快,出现血管壁脆弱,容易因为血压波动而出现脑出血的症状。缺血性的脑卒中引起脑梗的症状,早期可以通过
中风和脑梗塞一样吗
崔艳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脑中风和脑梗塞不一样,脑中风其实是急性脑血管病俗称,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二是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主要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即缺血性脑血管病,指脑部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症候群,所以脑中风包括脑梗塞。患者可通过CT进行诊断,因为CT是鉴别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最直接、最方便手段,
什么是中风120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中风是脑血管病在中国的习惯称谓,中风120是由上海复旦大学闵行医院赵静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蕾蔓医学院刘仁玉教授反复探讨和研究后,在2016年共同提出的快速识别中风口诀,在进行公众健康科普教育的同时,可以提高大众对中风的认识。中风120主要是关注一张脸,两只胳膊,聆听语言,只要患者有其中一种表现,即可拨打120。因为脑是控制人运动、语
中风能恢复正常吗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风不一定能够恢复正常。中风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神经系统是中枢系统,而中枢损害不可再生,所以中风病是高致残性疾病。如果梗塞出现在关键运动部位时,患者无法完全恢复,会留有部分后遗症。部分中风后遗症能够在恢复期之内得到缓解,是由于压迫位置比较好,对局部功能损伤较小造成。
年轻人中风的前兆
李丹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年轻人中风前兆,与其说前兆,不如说是危险因素,什么样人更容易得中风,即便是年轻人也有可能,比如有些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但从来没有到医院去就诊,还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久坐、不运动等等,都是中风危险因素,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潜在房颤,要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来排查,也就是即便是年轻人,也要排查以上危险因素,把中风发生
年轻人中风的前兆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年轻人和老年人中风先兆一样,比如会出现一过性黑蒙,或者是一过性语言困难,或者是一过性单侧肢体乏力,或者是单侧肢体感觉障碍。这些症状往往在24小时之内都能够得到恢复,这些叫做中风先兆。西医叫做TIA,也就是短暂脑缺血一过性发生,这就叫中风先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