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鼻甲肥大是什么病
双下鼻甲肥大是双侧下鼻甲黏膜受炎症刺激出现充血水肿、增生肥厚或息肉样变的鼻腔疾病,病因包括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用滴鼻剂、过敏因素、全身性因素等,症状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等,诊断靠鼻镜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有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抗组胺药等)、物理(冷冻、激光、微波治疗)、手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三种方式,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治疗需特别注意,预防要加强锻炼、注意鼻腔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戒烟限酒并积极治疗鼻腔疾病。
一、双下鼻甲肥大的定义
双下鼻甲肥大是一种鼻腔疾病,指的是双侧下鼻甲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引起组织充血水肿、增生肥厚或息肉样变。下鼻甲是鼻腔内的正常结构,起到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过滤空气的作用,但当发生肥大时,会影响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病因
1.慢性炎症刺激:这是双下鼻甲肥大最常见的原因。长期的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炎症,会持续刺激下鼻甲黏膜,导致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引起鼻甲肥大。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鼻腔反复接触过敏原,引发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双下鼻甲肥大。
2.长期使用滴鼻剂:部分患者长期使用减充血剂类滴鼻剂,如麻黄素滴鼻液等。这类药物如果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鼻黏膜反跳性充血肿胀,引起药物性鼻炎,进而造成双下鼻甲肥大。
3.过敏因素: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接触过敏原后,会引发鼻腔的过敏反应,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反复的过敏反应会使下鼻甲黏膜水肿、增生,最终形成肥大。
4.全身性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与双下鼻甲肥大有关。如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鼻黏膜水肿;长期的烟酒刺激、营养不良等,也会影响鼻腔黏膜的正常功能,增加双下鼻甲肥大的发生风险。
三、症状
1.鼻塞:这是双下鼻甲肥大最主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鼻塞。患者会感觉双侧鼻腔通气不畅,严重时甚至需要张口呼吸。睡眠时,鼻塞症状可能会加重,导致打鼾、呼吸暂停等问题,影响睡眠质量。
2.流涕:患者常出现流涕症状,鼻涕一般为黏脓性或脓性。由于鼻腔分泌物增多,患者可能会频繁擤鼻。
3.嗅觉减退:肥大的下鼻甲可能会压迫嗅裂,影响气味分子与嗅区黏膜的接触,从而导致嗅觉减退。患者可能对周围的气味敏感度下降,难以分辨各种气味。
4.头痛:当肥大的下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刺激筛前神经,引起反射性头痛。头痛部位多在额部、颞部或鼻根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这是因为肥大的下鼻甲可能会阻塞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的正常通气,导致中耳内压力失衡,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四、诊断
1.鼻镜检查:医生通过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双下鼻甲的形态、大小和颜色。肥大的下鼻甲通常表现为黏膜充血、肿胀,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椹状。用探针轻压下鼻甲,可感觉其质地较硬,不易凹陷,或凹陷后不易恢复原状。
2.影像学检查:鼻窦CT或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鼻腔和鼻窦的结构,帮助医生判断下鼻甲肥大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有鼻窦炎等其他疾病。
五、治疗
1.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可以减轻下鼻甲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常见药物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
减充血剂:能快速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甲充血肿胀,改善鼻腔通气。但这类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常用药物有麻黄碱滴鼻液、赛洛唑啉滴鼻液等。
抗组胺药:对于因过敏因素引起的双下鼻甲肥大,抗组胺药可以减轻过敏反应,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口服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鼻用抗组胺药如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等。
2.物理治疗
冷冻治疗:利用低温使肥大的下鼻甲组织坏死、脱落,从而缩小鼻甲体积。但冷冻治疗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出血等并发症,且疗效维持时间相对较短。
激光治疗:通过激光的热效应,使下鼻甲组织凝固、气化,达到缩小鼻甲的目的。激光治疗操作相对简单,创伤较小,但也可能出现鼻腔干燥、结痂等不良反应。
微波治疗:利用微波的热效应,使下鼻甲组织蛋白凝固,从而减轻鼻甲肥大。微波治疗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3.手术治疗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当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手术切除部分肥大的下鼻甲组织,但切除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引起空鼻综合征。
下鼻甲骨折外移术:通过将下鼻甲向外侧骨折移位,扩大鼻腔通气道,改善鼻腔通气。该手术方法保留了下鼻甲的黏膜和功能,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在治疗双下鼻甲肥大时,应尽量采取保守治疗方法,避免过度治疗。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如果需要使用药物,应严格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双下鼻甲肥大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手术治疗应谨慎评估,选择风险较小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的生理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在治疗双下鼻甲肥大时,应优先选择物理治疗方法,如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冲洗鼻腔。如果必须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其他不良影响的药物。
七、预防
1.加强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和鼻腔炎症的发生。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次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2.注意鼻腔卫生:保持鼻腔清洁,养成定期清洗鼻腔的习惯。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过敏原。
3.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在过敏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刺激鼻腔黏膜,加重炎症反应。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护鼻腔黏膜的健康。
5.积极治疗鼻腔疾病:一旦发现有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疾病,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迁延不愈,引发双下鼻甲肥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