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式。
1.发病机制
压力性尿失禁是因盆底组织松弛,膀胱颈和尿道近端过度下移,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当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大笑、打喷嚏等)时,尿液不自主流出;急迫性尿失禁则与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有关,导致膀胱内压力突然升高,尿液被迫排出,多由膀胱炎症、神经源性膀胱等引起。
2.临床表现
压力性尿失禁通常在腹压增加时出现漏尿,无尿急症状;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常有强烈尿意,难以控制,在到达厕所前就可能漏尿,且漏尿量相对较多。
3.治疗方式
压力性尿失禁轻者可进行盆底肌训练,重者可行手术治疗;急迫性尿失禁常用药物治疗,如M受体拮抗剂,也可进行膀胱训练等行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