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是由支原体这种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尿路炎症。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常见的致病支原体有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等。当支原体通过性接触、间接接触(如共用毛巾、浴盆等)等方式进入人体泌尿生殖道后,会黏附在尿道、膀胱等部位的黏膜上皮细胞上,破坏黏膜屏障,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患者通常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尿道口红肿、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女性患者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上行感染至盆腔,引发盆腔炎等严重并发症;男性患者则可能并发附睾炎、前列腺炎等。
诊断支原体尿路感染主要依靠尿液检查、尿道分泌物培养等。一旦确诊,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防止病情反复或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