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是肠道传染病,其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先在咽部和肠道淋巴组织复制,之后进入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儿童等免疫力低或有免疫缺陷等人群更易受影响。
脊髓灰质炎是肠道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就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等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病毒首先在肠道局部的淋巴组织中增殖,之后可侵入血液循环,进而累及神经系统等部位。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在肠道的初始感染过程
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会在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组织中复制。在这个阶段,可能不会立即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病毒已经开始在肠道环境中进行传播相关的活动。对于儿童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来说,由于其肠道的免疫防御机制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侵袭。而从生活方式角度看,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佳,比如不注意手的清洁,在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又将手放入口中,就会增加经口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从而引发肠道感染进而导致脊髓灰质炎的风险。
二、肠道感染后病毒的播散
当病毒在肠道局部增殖到一定程度后,会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此时病毒可以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包括神经系统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其身体对病毒播散的反应有所不同。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在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时,相对更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等严重后果。而如果本身有免疫缺陷等病史的人群,其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较弱,病毒更容易在体内播散,导致脊髓灰质炎相关症状的发生概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