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弱人群及患慢性疾病者易发病,同时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诱因会影响发病风险,如儿童免疫系统未成熟、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长期吸烟致呼吸道防御下降、过度劳累使免疫力降低、糖尿病高血糖利于细菌繁殖且免疫受影响、慢阻肺患者气道清除功能弱易致病原体滞留感染等。
一、病原体感染是主因
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相对较弱的人群,或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的人群,病原体容易侵入呼吸道并在肺部繁殖。例如,肺炎链球菌在健康人的鼻咽部可能寄生,但当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受损时,就会趁机侵袭肺部组织,引起肺泡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浆液和纤维蛋白渗出,从而引发大叶性肺炎。
二、诱因影响发病风险
1.年龄因素: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患大叶性肺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包括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也较易发生大叶性肺炎。比如,幼儿在冬季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若接触到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就较易发病。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自净和防御能力,增加感染病原体引发大叶性肺炎的风险;过度劳累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也为病原体入侵创造了条件。例如,长期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患大叶性肺炎的概率要高不少。
3.基础病史因素: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其自身免疫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增加了感染肺炎链球菌等引发大叶性肺炎的可能性;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呼吸道本身存在病变,气道清除功能减弱,容易导致病原体在肺部滞留引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