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一种发生在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病因包括肛腺感染、损伤以及免疫力低下等,主要症状有肛周疼痛、发热、肛周肿块和肛门瘙痒等,检查方法包括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血常规和脓液涂片和培养等,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饮食调理和积极治疗肛肠疾病等。
1.病因:
肛腺感染:肛腺开口于肛管或直肠黏膜,细菌容易通过肛腺感染引起肛周脓肿。
损伤:肛门周围皮肤损伤、肛裂、肛瘘等疾病,可导致细菌感染肛腺,引起肛周脓肿。
其他:免疫力低下、糖尿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也可增加肛周脓肿的发病风险。
2.症状:
肛周疼痛:是肛周脓肿最常见的症状,初期为胀痛,逐渐加重,呈跳痛,排便或行走时疼痛加剧。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肛周肿块:肛周脓肿形成后,可在肛门周围摸到肿块,有明显的压痛。
肛门瘙痒:脓肿破溃后,脓液排出,可导致肛门瘙痒。
3.检查:
肛门指诊:可以了解肛门周围有无肿块、硬结,肛管内有无触痛等。
肛门镜检查:可以观察肛管、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等。
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可升高。
脓液涂片和培养:可以明确感染的细菌种类,指导治疗。
4.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局部理疗、温水坐浴等。适用于症状较轻的肛周脓肿。
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引流、挂线疗法等。适用于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的肛周脓肿。
5.预防:
保持肛门清洁:每天清洗肛门,勤换内裤。
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可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增加感染的风险。
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便秘。
积极治疗肛肠疾病:如肛瘘、肛裂等,可有效预防肛周脓肿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肛周脓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对于儿童肛周脓肿,治疗时应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和手术,可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同时,家长应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