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中医称为肛漏,发病率仅次于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主要症状是局部流脓、湿痒及疼痛,检查方法主要有肛门视诊、直肠指诊、探针检查、瘘管造影等,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主要有保持肛门清洁、饮食调理、积极治疗肛肠疾病、避免久坐久立等。
肛瘘的主要症状是局部流脓,湿痒及疼痛。初期流脓较多,色黄而稠,粪臭味重,肛漏的分泌物多而稀,有时分泌物中可带有脓血和粪便。其次是疼痛,瘘管通畅无炎症时常不感疼痛,只感觉局部发胀和不适,行走时加重,若外口封闭,瘘管存积脓液,或粪便进入瘘管,则会疼痛加重或排粪时疼痛加重,而内盲瘘时常感到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疼痛加重。
肛瘘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肛门视诊:观察肛门周围有无脓血、分泌物,有无瘘口及瘘口的位置、大小、形态等。
2.直肠指诊:了解肛门括约肌的紧张度,肛管内有无硬结、触痛,肛管直肠环是否完整等。
3.探针检查:用探针从瘘外口插入,沿瘘管走行方向探查,了解瘘管的深浅、长度及有无分支等。
4.瘘管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X线摄片,了解瘘管的形态、位置及范围等。
5.其他检查:如B型超声、CT等,可帮助了解瘘管的深度、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肛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坐浴、通便等,适用于肛瘘初期或肛瘘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2.手术治疗:是肛瘘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瘘管的位置、深浅、形态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等。
肛瘘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持肛门清洁:便后清洗肛门,勤换内裤。
2.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积极治疗肛肠疾病:如肛裂、痔疮等,避免肛瘘的发生。
4.避免久坐久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总之,肛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饮食调理,积极治疗肛肠疾病,避免久坐久立等,以预防肛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