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是怎么回事
外痔是肛管齿状线以下的痔疮,由多种因素导致,主要症状为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可分为静脉曲张性外痔、结缔组织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炎性外痔4种类型,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外痔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1.肛垫下移:肛垫是肛管黏膜下的组织垫,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肛垫下移可能导致肛管血管迂曲扩张,形成外痔。
2.静脉曲张:长期便秘、腹泻、妊娠、久坐、蹲厕过久等因素,可导致肛管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静脉曲张,形成外痔。
3.感染:肛窦炎、肛裂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脓肿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可形成肛瘘,导致外痔的发生。
4.其他:遗传因素、肛门部外伤等也可能与外痔的发生有关。
外痔的诊断主要依靠肛门视诊、直肠指诊等方法。医生会观察肛门周围是否有肿块、肿物,是否有疼痛、出血等症状,并进行直肠指诊,以了解肛管内是否有肿物、触痛等。
外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一般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保持肛门清洁卫生。
2.药物治疗:外用痔疮膏、栓剂等药物,可缓解外痔的症状;口服药物如槐角丸、痔速宁等,也可用于治疗外痔。
3.物理治疗:如红外线凝固疗法、冷冻疗法等,可使外痔组织坏死、脱落。
4.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外痔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外痔切除术、剥离切除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外痔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门清洁卫生,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此外,以下是一些外痔预防的建议: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
2.定期进行肛门指诊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肛肠疾病。
3.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4.保持肛门清洁卫生,便后清洗肛门。
5.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外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可引起肛门坠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可有效减少外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