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肛瘘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会阴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发病率仅次于痔,主要症状是局部流脓、疼痛、瘙痒,可从瘘管排出气体或分泌物,其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按瘘管位置高低和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类,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主要包括保持肛门清洁、及时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饮食调理、避免久坐久立等。
肛瘘的主要症状是局部流脓、疼痛、瘙痒,并可从瘘管排出气体或分泌物。其分类方法很多,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1.按瘘管位置高低分类:
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可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一个瘘管)和低位复杂性肛瘘(有多个瘘口和瘘管)。
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
2.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类:
肛管括约肌间型:最常见,多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
经肛管括约肌型:多因肛裂引起,瘘管穿过肛管外括约肌和直肠环,开口于肛周皮肤上。
肛管括约肌上型:少见,少见,直肠黏膜通过肌层形成瘘管,向上经肛管直肠环至肛提肌以上,然后向下穿过肛提肌,开口于肛周皮肤上。
肛管括约肌外型:最少见,瘘管穿过肛提肌,不与直肠相通,而经坐骨直肠间隙穿过闭孔内肌至臀部,开口于肛周皮肤上。
肛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手术治疗:
调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
清洁肛门:每日用温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退。
局部理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
2.手术治疗:
肛瘘切开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适用于低位肛瘘。通过切开瘘管,引流出脓液,促进愈合。
肛瘘切除术:适用于高位肛瘘或肛瘘切开术后复发的患者。通过切除瘘管及周围的瘢痕组织,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挂线疗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手术方法,通过橡皮筋的弹性收缩作用,逐渐切开瘘管,以减少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
肛瘘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肛门清洁:便后清洗肛门,勤换内裤。
2.及时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避免发展成肛瘘。
3.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4.避免久坐久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需要注意的是,肛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肛瘘术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要保持创面清洁,按时换药,促进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