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怎么治
鹅口疮的治疗及注意事项如下:一般治疗方面,要做好口腔清洁,用纱布蘸温水给宝宝擦口腔或用儿童软毛牙刷给长牙儿童刷牙,且喂养器具需消毒,母乳喂养妈妈要清洗乳头,人工喂养的奶瓶、奶嘴等每天煮沸消毒。药物治疗上,常用制霉菌素抗真菌,疼痛明显影响进食时可遵医嘱用缓解口腔疼痛药物。特殊人群中,婴儿护理动作要轻柔,症状异常需就医;儿童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家长需密切观察;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鹅口疮易顽固复发,除治疗鹅口疮还需规范治疗基础疾病,严格注意卫生并定期口腔检查。
一、一般治疗
1.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卫生至关重要。可用干净的纱布蘸取适量温开水,轻轻擦拭宝宝口腔黏膜,尤其是舌头、牙龈及两颊内侧,以清除口腔内残留的奶渍等物质,减少细菌滋生环境。对于已长牙的儿童,可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在饭后及睡前进行刷牙,帮助清洁口腔。
2.喂养器具消毒:母乳喂养的妈妈,每次喂奶前需用温水清洗乳头及乳晕,保持乳房清洁。人工喂养时,奶瓶、奶嘴等器具每次使用后都要彻底清洗,建议每天进行煮沸消毒,将器具放入水中,水开后煮1520分钟,以杀灭可能残留的真菌,防止重复感染。
二、药物治疗
1.抗真菌药物:常用药物为制霉菌素。它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达到抑制或杀灭真菌的作用。
2.辅助用药:对于因鹅口疮导致疼痛明显,影响进食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缓解口腔疼痛的药物,以提高患儿舒适度,保证正常进食。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是鹅口疮的高发人群。家长在护理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损伤婴儿娇嫩的口腔黏膜,否则可能导致真菌侵入更深层组织,加重感染。若婴儿鹅口疮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拒食、哭闹不止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2.儿童: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要教育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咬手指、不随意将玩具放入口中。若儿童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家长需密切观察口腔情况,因为这些药物可能破坏口腔内正常菌群平衡,增加鹅口疮发病风险。一旦发现口腔黏膜有白色斑膜,应及时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鹅口疮可能更为顽固且易复发。这类人群除积极治疗鹅口疮外,还需针对基础疾病进行规范治疗,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要更加严格地注意口腔卫生及生活环境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