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包括:与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如孕妇患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致子宫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发胎盘早剥;机械性因素,如腹部外伤、脐带过短或绕颈致胎盘早剥;宫腔内压力骤减,如胎膜早破、多胎妊娠第一胎娩出过快引发胎盘早剥;其他高危因素,如高龄孕妇、吸烟酗酒、既往有胎盘早剥史等增加胎盘早剥风险。
一、血管病变相关因素
胎盘早剥的发生与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孕妇患有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子宫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甚至破裂出血,血液在底蜕膜层与胎盘之间积聚,从而引发胎盘早剥。例如,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患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较正常孕妇显著升高,这是因为高血压状态下血管的病理改变破坏了胎盘正常的血供平衡。
二、机械性因素
1.外伤:腹部受到撞击、挤压等外伤时,可能会导致胎盘早剥。比如孕妇腹部受到外力冲击,像车祸中腹部被撞击,这种机械性的外力作用会直接影响胎盘的正常位置和血运,使得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发生剥离。
2.脐带因素:脐带过短或者脐带绕颈时,分娩过程中胎儿下降牵拉脐带,可能引起胎盘早剥。当脐带过短,胎儿下降时过度牵拉胎盘,会破坏胎盘的附着结构;而脐带绕颈时,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下降对脐带的牵拉也可能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分离。
三、宫腔内压力骤减
孕妇胎膜早破时,大量羊水快速流出,宫腔内压力骤然降低,子宫体积突然缩小,可能会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另外,多胎妊娠分娩时,第一胎娩出过快,使宫腔内压力骤减,也容易引发胎盘早剥。例如双胎妊娠中第一胎娩出后,宫腔容积迅速减小,胎盘不能随之相应缩小,从而发生剥离。
四、其他高危因素
1.年龄因素: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孕妇的血管等生理机能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变,且可能合并一些基础疾病的概率增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都增加了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
2.吸烟酗酒:孕妇吸烟、酗酒会影响血管的功能,导致血管收缩等异常,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几率。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酒精也会对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干扰胎盘的正常血运平衡。
3.既往胎盘早剥史:有过胎盘早剥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明显高于无此病史的孕妇。这是因为既往胎盘早剥可能导致子宫肌层等组织受到一定损伤,再次妊娠时胎盘的附着和血运状态更容易出现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