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患者为什么要插胃管
胰腺炎患者插胃管具有多方面重要作用:一是可通过负压吸引引出胃内气体和液体,缓解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腹痛,避免胃肠道进一步损伤,尤其对耐受性差的患者意义重大;二是持续胃肠减压能减少食物和胃酸进入十二指肠,进而减少胰液分泌,降低胰酶对胰腺的消化作用,利于病情控制和恢复,对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三是通过观察引出胃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能判断是否存在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监测胃液量可评估减压效果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四是可及时引出胃内容物,减少呕吐,降低误吸风险,保护呼吸道安全,在患者病情不稳定阶段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
一、缓解胃肠道压力
胰腺炎患者胰腺会出现炎症,炎症刺激可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出现肠麻痹,大量气体和液体在胃肠道内积聚,引起胃肠道扩张。插胃管可以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将胃内的气体、液体等内容物引出体外,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缓解患者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这有助于减轻胃肠道的负担,避免因胃肠道过度扩张而导致的进一步损伤,如肠壁缺血、坏死等情况的发生。对于年老体弱、儿童等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及时缓解胃肠道压力尤为重要,可减少因腹胀等不适引起的呼吸、循环系统负担加重。
二、减少胰液分泌
胃内食物和胃酸进入十二指肠后,会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等激素,从而促进胰液的分泌。插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可减少食物和胃酸进入十二指肠,进而减少胰液的分泌。胰液分泌减少可以降低胰酶对胰腺自身的消化作用,减轻胰腺的炎症反应,有利于胰腺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胰腺炎患者,减少胰液分泌有助于避免因胰腺炎加重而引发其他并发症,保障患者整体病情的稳定。
三、观察病情变化
通过胃管引出的胃液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如果胃液呈血性,可能提示胃肠道有出血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病情复杂、病史较长的胰腺炎患者,密切观察胃液情况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情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通过监测引出胃液的量,还可以评估胃肠道减压的效果以及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
四、防止呕吐误吸
胰腺炎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可导致窒息、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对于意识不清、年老体弱或儿童患者,发生误吸的风险更高。插胃管可以及时引出胃内的容物,减少呕吐的发生,降低误吸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呼吸道安全。在患者病情未稳定、身体状况较差的阶段,防止呕吐误吸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