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肺炎高热病人降温不宜采用哪些方式
肺炎球菌肺炎高热病人在降温时需避免多种不当方式,包括不宜用酒精擦浴,因其可能致酒精中毒、刺激皮肤且影响散热;冷敷时间过长或部位不当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冻伤及引发不适症状;儿童不宜用阿司匹林降温,以防引发瑞氏综合征;过度使用发汗药物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后果。此外,不同特殊人群降温时也各有注意事项,儿童优先选非药物干预,老年人要密切观察反应,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降温,有基础疾病患者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
一、酒精擦浴
酒精具有挥发性,擦浴时可带走身体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但肺炎球菌肺炎高热病人不宜采用。酒精可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导致酒精中毒,尤其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其肝脏解毒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酒精的不良影响。儿童皮肤娇嫩,酒精擦浴还可能刺激皮肤,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此外,酒精擦浴会使皮肤血管收缩,影响散热,甚至可能导致寒战,使机体产热增加,不利于体温下降。
二、冷敷时间过长或部位不当
适当冷敷可帮助降低体温,但如果冷敷时间过长,会使局部血管过度收缩,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散热。而且长时间冷敷还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冻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皮肤对寒冷的耐受性较差。同时,若冷敷部位不当,如在心前区冷敷,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等;在腹部冷敷,可能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病情恢复。
三、使用阿司匹林降温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肺炎球菌肺炎高热病人尤其是儿童不宜使用。研究表明,儿童在病毒感染或发热性疾病时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瑞氏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可导致急性脑病和肝脏脂肪变性,对神经系统和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对于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降温。
四、过度使用发汗药物
发汗药物通过促进出汗来带走热量降低体温,但过度使用会使患者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他们的身体调节能力较差,更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的情况。而且大量出汗后,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可能会加重病情,影响肺炎的恢复。同时,过度发汗还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温馨提示:对于儿童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降温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法,如调节室内温度、减少衣物等,尽量避免使用可能有不良反应的降温方式。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降温措施的耐受性较差,在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其反应,避免因降温不当导致身体不适。孕妇在肺炎球菌肺炎高热时,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降温方式的选择更需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患者,降温时要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避免降温措施引发基础疾病的发作或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