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脐疝怎么办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通过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宝宝脐疝多为先天性。需观察突出物大小、局部皮肤及宝宝表现,日常要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减少腹压增加因素。多数宝宝脐疝1岁内可自愈,非手术治疗可用脐疝带辅助,2岁后未愈合或发生嵌顿、绞窄则考虑手术。尤其对早产宝宝,家长护理要格外细心,有异常及时就医。
一、脐疝的认识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通过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宝宝脐疝多为先天性,是由于宝宝出生时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如哭闹、咳嗽、便秘等,腹腔脏器通过脐部突出形成。多数宝宝脐疝在1岁内可自行愈合,一般不会对宝宝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观察要点
1.突出物大小:注意观察脐疝突出物大小的变化。若突出物较小,且在宝宝安静、平卧时能回纳腹腔,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但如果突出物突然增大,不能回纳,可能发生了嵌顿,需立即就医。
2.局部皮肤:查看脐部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渗液等情况。若出现皮肤异常,可能提示有感染,需及时处理。
3.宝宝表现:关注宝宝有无哭闹不止、呕吐、腹胀等异常表现。这些症状可能与脐疝嵌顿导致肠道梗阻有关,一旦出现应尽快就医。
三、日常护理
1.保持脐部清洁干燥:给宝宝洗澡时,尽量避免脐部沾水。若不慎沾水,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干,防止脐部感染。避免在脐部使用爽身粉等粉质物品,以免与汗液混合,刺激脐部皮肤。
2.减少腹压增加因素:尽量避免宝宝长时间哭闹,及时安抚宝宝情绪。当宝宝有便意时,避免憋便,以防便秘增加腹压。若宝宝有咳嗽症状,积极治疗咳嗽,减少因咳嗽导致的腹压升高。
四、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多数宝宝脐疝无需特殊处理,等待自行愈合即可。在等待过程中,可使用脐疝带辅助治疗。脐疝带通过对脐部施加适当压力,促使脐环闭合。但使用脐疝带时要注意正确佩戴,避免过紧影响宝宝皮肤血液循环或损伤皮肤,也不可过松而失去作用。同时,要定期观察脐部皮肤情况,防止因脐疝带摩擦导致皮肤损伤。
2.手术治疗:一般对于2岁后仍未愈合的脐疝,或发生嵌顿、绞窄的脐疝,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脐疝修补术,通过手术加强脐部薄弱区域,闭合脐环。手术安全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等,术后需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护理。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宝宝作为特殊人群,在脐疝护理和治疗过程中,家长需格外细心。对于早产宝宝,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脐部组织更为薄弱,脐疝发生率相对较高,更要密切观察脐疝变化。在使用脐疝带时,要选择材质柔软、透气性好的产品,避免对宝宝娇嫩皮肤造成损伤。家长在护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脐部损伤。若宝宝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脐部红肿加剧、突出物不能回纳等,要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