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痢疾怎么办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宝宝感染后会有发热、腹痛等症状。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如腹泻脓血便等应立即就医,一般挂儿科或小儿感染科。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休息、隔离、调整饮食、补充水电解质,以及药物治疗,需遵医嘱用抗菌药。护理要点有注意个人卫生、病情观察和腹部保暖。预防要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及培养宝宝良好卫生习惯。特殊体质宝宝用药要告知过敏情况,家长务必严格遵医嘱用药,关注药物副作用。
一、痢疾的认识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宝宝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二、就医相关
1.何时就医:宝宝一旦出现疑似痢疾症状,如腹泻频繁且伴有脓血便、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严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因为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痢疾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2.就医科室:一般前往儿科就诊。若医院科室细分,也可挂小儿感染科。
三、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保证宝宝充分休息,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饮食上,急性期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粥等,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病情好转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轻度脱水可按说明书服用,中重度脱水需及时就医静脉补液。
2.药物治疗:医生通常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类等。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判断,家长切勿自行给宝宝用药。
四、护理要点
1.个人卫生:勤给宝宝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减少病菌传播。宝宝的餐具、玩具等要定期消毒,可采用煮沸或消毒剂浸泡的方式。
2.病情观察: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精神状态、大便次数及性状等。若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擦浴。若宝宝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等,要及时告知医生。
3.腹部保暖:可适当给宝宝腹部热敷,如用热水袋(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缓解腹痛症状。
五、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水果要洗净去皮,蔬菜要煮熟。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多种抗体,可增强宝宝抵抗力。
2.环境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避免宝宝接触患痢疾的患者,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3.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大小便等。
六、温馨提示
1.特殊体质宝宝:对于有过敏史的宝宝,在使用药物前,家长务必告知医生宝宝的过敏情况,以防药物过敏。有免疫缺陷的宝宝,感染痢疾后病情可能更严重,需密切观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用药注意:宝宝年龄小,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用药需格外谨慎。家长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有些药物可能有副作用,如出现异常情况,如皮疹、腹泻加重等,要及时告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