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低烧怎么处理
小儿感冒低烧给出综合处理建议,首先指出小儿正常体温因测量部位而异,超过正常范围0.5℃及以上为发热,37.5℃38℃为低烧,不同年龄段测量方式有别;非药物处理包括物理降温(湿毛巾敷额头、温水擦拭大血管丰富部位、洗温水澡)、补充水分、调节环境温度、保证休息;药物处理方面,非药物方法不佳且小儿有明显不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6个月以下婴儿需谨慎;特殊人群如3个月以内婴儿、有基础疾病小儿、过敏体质小儿有不同注意事项;最后强调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小儿感冒低烧的判断
小儿正常体温因测量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口腔温度正常范围在36.2℃37.3℃,腋窝温度为36℃37℃,直肠温度为36.5℃37.5℃。一般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0.5℃及以上可认为发热,低烧指体温在37.5℃38℃。测量体温时需注意正确方法,不同年龄段小儿测量方式也有区别,新生儿及小婴儿可采用腋下测量或背部测量,幼儿及儿童可使用口腔或腋下测量。
二、非药物处理方法
1.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敷小儿额头,每1520分钟更换一次,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用温水擦拭小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促进散热。还可给小儿洗温水澡,水温控制在32℃34℃,每次1015分钟。
2.补充水分:鼓励小儿多喝温开水,有助于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毒素排出。对于年龄较小还未添加辅食的婴儿,可增加喂奶次数。
3.调节环境温度: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22℃24℃,湿度在50%60%。避免给小儿穿过多衣物或盖过厚被子,影响散热。
4.保证休息:让小儿多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可为小儿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三、药物处理方法
当非药物处理方法效果不佳,小儿因低烧出现明显不适,如烦躁、哭闹、精神萎靡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6个月以下婴儿使用退烧药需格外谨慎,应严格遵循医生建议。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较小的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低烧应及时就医,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进行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婴儿皮肤。
2.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患有心脏病、哮喘、贫血等疾病的小儿,感冒低烧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儿的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小儿的病史。
3.过敏体质的小儿:在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过敏的问题。在用药前,应向医生说明小儿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五、观察与就医
在处理小儿感冒低烧过程中,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情况。如果小儿体温持续不退或升高,精神萎靡、嗜睡、哭闹不止、呼吸急促、拒绝进食等,应及时带小儿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