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是由什么引起的
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约90%病例)和7型(约10%病例)引起,通过接触被污染物品、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6个月2岁幼儿因免疫系统不完善且从母体获抗体减少,接触外界机会增多而更易患病。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体温、精神状态、皮疹等,发热时物理降温并注意保暖,提供清淡易消化食物与充足水分,患病孩子要隔离至皮疹消退;过敏体质孩子出疹期注意皮疹异常变化,有免疫缺陷疾病的孩子病情可能更严重,家长应更警惕并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一、幼儿急疹的病因
1.病毒感染: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引起,约90%以上的幼儿急疹是由该病毒导致。HHV6有A、B两个亚型,其中HHV6B是引起幼儿急疹的主要病原体。当孩子接触被该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或与感染病毒的人密切接触,如面对面说话、亲吻等,病毒就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进入孩子体内。另外,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也可引起幼儿急疹,约10%的病例由其导致,传播途径与HHV6类似。
2.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特点: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特别是6个月2岁的孩子,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减少,而自身免疫系统又还不够成熟,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病毒引发幼儿急疹。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开始更多地接触外界环境,增加了感染病毒的机会。
二、温馨提示
1.对于家长:
密切观察:孩子患幼儿急疹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皮疹等情况。因为幼儿急疹一般先有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高热可能会引发惊厥等并发症。若孩子出现精神萎靡、抽搐、频繁呕吐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这是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处理。
护理要点: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孩子着凉。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孩子恢复体力和促进新陈代谢。这是因为孩子在患病期间身体较为虚弱,消化系统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清淡易消化食物能减轻胃肠负担。
隔离措施:由于幼儿急疹具有传染性,患病孩子应尽量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尤其是未患过幼儿急疹且免疫力较低的孩子。一般隔离至皮疹消退即可,这样可以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孩子。
2.对于特殊体质孩子:
过敏体质: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在幼儿急疹出疹期间,要注意观察皮疹有无异常变化,如皮疹是否融合、瘙痒加剧、出现水疱等。因为过敏体质孩子可能对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更为强烈,皮疹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以便医生判断是否合并其他过敏相关问题并进行处理。
有免疫缺陷疾病: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孩子感染HHV6或HHV7后,病情可能比普通孩子更严重,发热时间可能更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更高。家长应更加警惕,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建议,定期带孩子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