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月经前外阴瘙痒是怎么回事
每次来月经前外阴瘙痒可能与经前期综合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有关,也可能是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糖尿病、过敏等其他原因导致,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
1.经前期综合征:
病因: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反复在黄体期出现周期性以躯体、精神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
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乳房胀痛、腹部胀满、肢体水肿、体重增加、运动协调功能减退、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疲劳、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质、痤疮、性欲改变等。外阴瘙痒也可能是其症状之一。
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解释、指导,减少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
调整生活状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限制钠盐和咖啡的摄入。
药物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病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假丝酵母菌是条件致病菌,当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局部免疫力下降时,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引起炎症。
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频、尿痛及性交痛。外阴瘙痒症状在夜间更为明显。
治疗:
消除诱因: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药物,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局部药物治疗:可选用克霉唑栓剂、硝酸咪康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等,放入阴道深部,每晚1次,连用7日。
全身药物治疗:对不能耐受局部用药者、未婚妇女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常用药物有氟康唑。
3.滴虫性阴道炎:
病因: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游泳池、坐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
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外阴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治疗:
全身用药:主要药物有甲硝唑、替硝唑,可单次顿服,也可分2次口服。
局部用药:可选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甲硝唑栓等,放入阴道深部,每晚1次,连用7日。
4.细菌性阴道病:
病因: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菌群失调引起的一种混合感染,正常阴道内以乳杆菌占优势,发病时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其他细菌大量繁殖。
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治疗:主要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等。
5.其他: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瘙痒多为阵发性发作,夜间尤甚。搔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容易导致外阴皮肤感染,出现瘙痒症状。
过敏:使用卫生巾、内裤等过敏,也可能导致外阴瘙痒。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出现外阴瘙痒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月经期间,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避免搔抓,以免引起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