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怎么引起
肛瘘的形成原因多样,主要包括:肛周脓肿是主要原因,有该病史及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儿童需注意肛周卫生并积极治疗基础病;直肠肛门损伤,如外伤、检查操作不当等可引发,特殊职业人群及检查时要注意防护;肛门裂反复感染,长期便秘或腹泻人群应调整饮食和排便习惯;会阴部手术术后感染可波及,患者要严格遵循护理建议;结核杆菌、放线菌等感染因难以自愈形成特殊性肛瘘,有基础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并关注肛周情况;性激素因素方面,新生儿和青壮年男性因雄激素水平高易致肛周或肛腺感染,家长和男性分别要做好护理和注意个人卫生。
一、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肛瘘形成的主要原因。当肛门腺感染发炎后,形成肛周脓肿,脓肿自行破溃或经切开引流后,脓腔逐渐缩小,但溃口却不易愈合,腔壁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管道壁,即成瘘管,脓肿内的粪便、细菌等持续感染,导致肛瘘产生。对于有肛周脓肿病史的患者,特别是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影响伤口愈合的患者,更要注意肛周卫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降低肛瘘发生风险。儿童肛周脓肿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发展为肛瘘,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肛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二、直肠肛门损伤
外伤、吞咽骨头、金属等尖锐异物、肛门体温计、肛门镜检查等损伤肛管直肠,细菌侵入伤口可引起肛周脓肿,进而发展成肛瘘。从事某些特殊职业(如建筑工人等易受外伤)人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肛门部位,避免受伤。进行肛门相关检查和操作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以减少损伤的可能性。
三、肛门裂反复感染
肛门裂反复感染可并发皮下瘘,是肛瘘的原因之一。长期便秘、腹泻的人群,容易引发肛门裂,进而增加肛瘘的发生几率。这类人群应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肛门的刺激。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蹲厕所。
四、会阴部手术
内痔注射误入肌层或手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等,均可波及肛门直肠引起脓肿及肛瘘。接受会阴部手术的患者,术后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注意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尤其是女性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更要注意会阴部的卫生护理,防止因感染引发肛瘘。
五、结核杆菌、放线菌感染
结核杆菌、放线菌等感染所形成的脓肿,克隆氏病等难以自愈而形成特殊性肛瘘。有结核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这类感染。此类患者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肛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六、性激素因素
新生儿体内由母体而来的雄激素水平较高,使新生儿皮脂腺分泌旺盛,容易发生肛周感染,形成肛瘘。随着年龄增长,雄激素水平下降,肛瘘发病率也会有所降低。家长对于新生儿的肛周护理要格外细心,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排便情况,如有腹泻等异常要及时处理。而青壮年时期,男性体内雄激素水平较高,皮脂腺、肛腺分泌旺盛,也容易发生肛腺感染,形成肛瘘。男性在这个年龄段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久坐,适当运动,减少肛瘘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