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怎么引起的
小儿肺炎的病因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类,感染因素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支原体、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感染;非感染因素有吸入因素(如乳汁、食物、羊水、胎粪吸入)、过敏因素(如对花粉、尘螨、动物毛发过敏)、自身免疫力因素(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患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小儿)。此外,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有基础疾病的小儿、过敏体质小儿需分别在护理、治疗基础疾病、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方面加以注意。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小儿肺炎较为常见的细菌之一,它常存在于健康人的鼻咽部,当孩子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就可能侵入肺部引发炎症。流感嗜血杆菌也是常见致病菌,尤其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容易导致婴幼儿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可出现肺脓肿、脓胸等并发症。
2.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肺炎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也可引发小儿肺炎,在流感流行季节,感染后容易导致肺部炎症。腺病毒感染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肺炎,病程较长,还可能遗留肺功能损害。
3.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传播。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多见于年长儿,症状相对较缓,但咳嗽较为剧烈,可持续较长时间。
4.真菌感染:在小儿中相对少见,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患有免疫缺陷病的患儿。常见的真菌有白色念珠菌等,可引起真菌性肺炎。
二、非感染因素
1.吸入因素:小儿吞咽功能不完善,在吃奶或进食时容易发生呛咳,导致乳汁、食物等异物吸入肺部,引发吸入性肺炎。此外,小儿如果吸入羊水、胎粪等,也可能引起肺部炎症,尤其是早产儿和足月儿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时更易发生。
2.过敏因素:部分小儿可能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当接触这些过敏原后,可引起肺部的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肺炎。这种情况在有过敏家族史的小儿中更为常见。
3.自身免疫力因素:早产儿、低体重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肺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的小儿,身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增加了患肺炎的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其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患肺炎。家长要特别注意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与感染人群接触。喂奶时要注意姿势和速度,防止呛奶。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和预防接种。
2.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患儿,除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流感季节,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3.过敏体质小儿: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过敏原,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在花粉季节和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