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佝偻病怎么办
佝偻病是因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钙磷代谢紊乱,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2岁内婴幼儿。应对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如保证宝宝充足户外活动、合理喂养(母乳喂养母亲注意营养,6个月以上宝宝及时添加相关辅食,配方奶选科学配比产品);药物治疗,依病情补充维生素D,出现低钙等情况补充钙剂;康复治疗,对骨骼畸形宝宝依程度矫正,轻度可随发育自行矫正,严重的用矫形器具。特殊人群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1周开始更早更积极补维生素D并密切监测;有慢性疾病宝宝在治原发病时注重维生素D和钙补充,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
一、佝偻病概述
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
二、宝宝佝偻病的应对方法
1.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宝宝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这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重要措施。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一般建议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同时根据不同季节、气温等调整宝宝衣着,以保证宝宝的舒适度。比如夏季阳光强烈时,可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户外活动,冬季则要注意保暖。
合理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应注意自身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对于6个月以上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应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钙、磷的辅食,如蛋黄、肝泥等。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要注意选择符合宝宝年龄段且营养成分科学配比的配方奶,其中维生素D的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2.药物治疗
维生素D:根据宝宝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制定相应的维生素D补充方案。一般活动期佝偻病宝宝需给予维生素D治疗,以促进钙磷吸收,改善骨骼病变。
钙剂:当宝宝出现低钙血症、手足搐搦症等情况时,需补充钙剂,以提高血钙水平,防止惊厥等严重并发症。
3.康复治疗
骨骼畸形矫正:对于已有骨骼畸形的宝宝,如鸡胸、O型腿、X型腿等,可根据畸形程度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轻度骨骼畸形在佝偻病治愈后,随着宝宝生长发育,部分可自行矫正。对于较严重的骨骼畸形,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矫形器具进行辅助矫正,如使用支具等,但需定期复查,根据宝宝生长情况调整矫形器具。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这类宝宝体内维生素D储存不足,更易发生佝偻病。出生后应遵医嘱更早、更积极地补充维生素D,一般建议出生后1周开始补充,剂量可能较足月儿有所增加。同时,要密切关注宝宝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体检,包括监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骼X线等,以便及时发现佝偻病早期迹象并调整治疗方案。
2.有慢性疾病的宝宝:如患有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等,可能影响维生素D及钙磷的吸收和代谢,从而增加佝偻病发生风险。对于这类宝宝,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要更加关注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治疗过程中,需与专科医生密切沟通,根据原发病的治疗情况及宝宝的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佝偻病防治方案,确保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有效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