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性肠炎有哪些症状
婴儿急性肠炎症状多样,包括胃肠道症状(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呕吐,丢失水分电解质;腹痛,婴儿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全身症状(发热,体温高低不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和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症状(轻度脱水口唇稍干等,中度脱水症状更明显,重度脱水有生命危险)。因婴儿身体机能未发育完全,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小于3个月婴儿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喂养遵循少食多餐原则,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胃肠道症状
1.腹泻:腹泻是婴儿急性肠炎的常见症状,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从原本一天12次增加到一天510次甚至更多。大便性状也会发生改变,多为稀便、水样便,严重时可能呈蛋花汤样。这是由于肠道受到病原体侵袭,肠黏膜受损,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水分和电解质无法正常吸收,从而引起腹泻。
2.呕吐:部分婴儿在患病期间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未消化的食物。呕吐的频率和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婴儿可能只是偶尔呕吐12次,而有些则可能频繁呕吐,这会导致婴儿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引起脱水。
3.腹痛:婴儿无法准确表达腹痛的感受,通常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烦躁、双腿蜷曲等。腹痛的程度和性质有所不同,可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肠道平滑肌,引起肠道痉挛所致。
二、全身症状
1.发热:许多婴儿急性肠炎会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可低。低热一般在37.5℃38℃之间,高热可达39℃以上。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一种免疫反应,持续高热可能会对婴儿的神经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
2.精神萎靡:由于腹泻、呕吐导致身体失水和营养物质丢失,以及发热消耗能量,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不爱活动等表现。这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密切关注。
3.食欲不振:患病期间,婴儿的胃肠功能紊乱,消化能力下降,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拒绝吃奶或吃奶量明显减少。这会进一步影响婴儿的营养摄入,不利于病情恢复。
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症状
1.轻度脱水:婴儿可能表现为口唇稍干、尿量略减少、前囟和眼窝稍有凹陷。皮肤弹性尚可,但不如正常时饱满。此时若能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脱水情况可得到改善。
2.中度脱水:婴儿的口唇干燥明显,尿量明显减少,哭时泪少,前囟和眼窝凹陷较明显。皮肤弹性变差,捏起后恢复较慢。中度脱水会影响婴儿的身体正常代谢和循环功能,需要积极治疗。
3.重度脱水:婴儿会出现精神极度萎靡、昏睡甚至昏迷,尿量极少或无尿,前囟和眼窝深度凹陷,皮肤弹性极差,捏起后长时间不恢复。重度脱水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可导致休克,严重威胁婴儿生命,必须立即就医进行紧急补液治疗。
温馨提示:婴儿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免疫系统较为脆弱,急性肠炎可能会对其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如果婴儿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一旦出现疑似急性肠炎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要注意给婴儿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在喂养方面,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如果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