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发烧不退怎么处理
肠炎发烧不退的处理方法包括:先通过血常规、粪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判断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或食物过敏等非感染因素所致;进行一般治疗,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调整饮食;采用物理和药物方法降温,儿童用药需谨慎;针对肠炎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并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若经处理发烧仍不退或出现高热惊厥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一、明确病因
肠炎发烧不退,首先要明确病因,一般肠炎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能是食物过敏、药物副作用等非感染因素导致。例如,细菌感染性肠炎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感染中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较为多见。不同病因治疗方法有所差异,需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粪便常规、粪便培养等以明确病因。
二、一般治疗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发烧会使身体水分流失增加,肠炎导致的腹泻也会进一步加重脱水。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更需密切关注其脱水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饮食调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肠道负担。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应避免食用乳制品。
三、降温处理
1.物理降温:是优先考虑的非药物降温方法,尤其适用于低龄儿童。可以用湿毛巾敷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以使用退热贴。水温一般控制在3234℃为宜,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
2.药物降温:当体温超过38.5℃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患者因发热感到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药物降温。儿童用药需谨慎,6个月以上儿童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12个月以上儿童还可使用布洛芬;成人可根据情况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过敏等情况的患者禁用相应药物。
四、针对肠炎治疗
1.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类、喹诺酮类等,但18岁以下患者禁用喹诺酮类药物。病毒感染一般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
2.调节肠道菌群:可使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改善肠道功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病情变化快。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尿量等。儿童用药剂量需根据年龄和体重精确计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成人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肠炎发烧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对脱水耐受性差,更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出现肠炎发烧不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六、就医指征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发烧仍持续不退,或出现高热惊厥、剧烈腹痛、便血、严重脱水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